注意涂卡时间,建议边做边涂卡。不肯定的或者不会在试卷上用铅笔标注一下【注意不要在答题卡标记】,先选一个第一印象的答案。每道题分配时间不要太长。等第二次回头检查的时候再去分析不肯定的题目。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后期时间仓促而赶不及涂卡的情况。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看题,尽量避免那些非知识性的错误。
tips:
建议边做边涂,但不是做一题涂一题。可参考下面的节点涂卡。不要等到最后再涂卡。
做的时候,遇到不肯定的题目,先选一个第一印象的答案。在试卷标注好,检查的时候重点关注
回头检查也需要检查你觉得很简单的题目,一般这种题目都是你大意看错题目容易丢分。
4.注意把握好以下题目的科目分值表。
5.保持平常心,能够发挥好平常水平就可以啦。好运终会眷顾于你。加油!
以下是各题型科目与分值,以及建议涂卡的节点。比如1-9题做完中基,就涂卡。
A型题
1-9中基(9题,13.5分)……涂卡
10-18中诊(9题,13.5分) ……涂卡
19-27中药(9题,13.5分) ……涂卡
28-36方剂(9题,13.5分) ……涂卡
37-51中内(15题,30分) ……涂卡
52-55针灸(4题,8分) ……涂卡
56-67中内(12题,24分) ……涂卡
68-73针灸(6题,12分) ……涂卡
74-81人文(8题,16分) ……涂卡
B型题
82-85中基(4题,6分)
86-89中诊(4题,6分) ……涂卡
90-93中药(4题,6分)
94-97方剂(4题,6分) ……涂卡
98-101中内(4题,6分)
102-105针灸(4题,6分) ……涂卡
X型题
106-115中基(10题,20分) ……涂卡
116-125中诊(10题,20分) ……涂卡
126-135中药(10题,20分) ……涂卡
136-145方剂(10题,20分) ……涂卡
146-157中内(12题,24分) ……涂卡
158-165针灸(8题,16分) ……涂卡
综上:
中基题目总数:23(9+4+10);总分值39.5(13.5+6+20)
中诊题目总数:23(9+4+10);总分值39.5(13.5+6+20)
中药题目总数:23(9+4+10);总分值39.5(13.5+6+20)
方剂题目总数:23(9+4+10);总分值39.5(13.5+6+20)
中内题目总数:43(15+12+4+12);总分值84(30+24+6+24)
针灸题目总数:22(6+4+4+8);总分值42(12+8+6+16)
人文题目总数:8;总分值16
总分300分。
中医基础理论考前冲刺指引
今晚把这些点过一遍,注:17=2017年,其他类推。
绪论
1.辨证论治(17病机,19同病异治,异病同治,22异病同治)
2.整体观念(17人与社会,21人与自然,23人体有机整体)
3.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基本每年都考到18金元(滋阴派),温病(戾气学说),20温病学派(戾气学说),21金元(寒凉派:刘完素),22金元(滋阴派;相火论),24金元(寒凉派),温病(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
以上三点是绪论重点。
哲学
24考哲学基础
1.精气(21考了气化形式)
2.阴阳(每年必考)
(1)基本内容:17对立制约,18互根互用,19综合,20相互转化+对立制约,21互根互用,22互根互用,交感互藏,23互根互用。(此点基本每年都考,24没考,25再考可能性大。常考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
(2)阴阳特性:24考了阴阳的普遍性。相对性以前也是个常考点。
(3)治则:18,19考了阴中求阳。这部分也会在预防治则也考查。
3.五行(基本每年必考)
(1)生克乘侮判断:18相侮,19“主”是克我,20生克乘侮判断病情,木旺乘土;24五行制约调节规律。该部分不是每年必考,从24的五行制约来看,五行相生部分值得关注一下。另外生克乘侮判断病情,以及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子病及母判断也值得注意。
(2)治则治法判断:17泻子,19相生治法,21相生治法,22相生治则,23相克治则,24相克治法。此部分基本每年必考,学会判断即可。
藏象
1.五脏
(1)功能与别称:17肾原文,肝藏血;18肾别称,肝主疏泄;19肾主水,脾主升清;21肾主水,脾生理特性;23肾原文,脾特性;与此前都在考肝脾肾;24终于考了肺主行水。
(2)五脏联系:17胆汁,唾液;18筋;20舌齿;21汗,22魄门。本来是1-2年一考,24没考,25考的可能性较大。
2.六腑
(1)功能与别称:17三焦功能,20三焦别称,22胆功能失常,23三焦别称。
3.奇恒之腑
21考了脑的别称,24考了奇恒之腑特点。
4.脏腑关系。重点是脏脏关系
19开始考,血液生成与运行密切配合(心肝,肝脾),20肝脾,肺脾;21心肺,心肾,22肝肾,23肺肾,24心肾,肺肝。从19年开始每年必考,还没考到的脾肾,心脾
精气血津液神
1.气
(1)气的总论
17六腑气机运动规律,18气的推动作用,20 气化基本形式,24气生成相关脏腑
(2)元宗营卫
17卫气,18宗气,19卫气,20营气与卫气,21卫气,23营气,24卫气。基本都是考营气与卫气。也有可能考一下宗气。
(3)血
21血生成与运行均有关的脏腑
(4)津液
17津液功能,18津液概念,22津液分布特点
(5)关系
17气津关系,22血津关系,气津关系,23血津关系
经络
1.十二经脉
17循行,18流注次序,19循行,20交接规律,流注次序,21循行;22分布规律
2.奇经八脉
17督脉 18冲督任带别称与功能,24督脉功能
3.其他
22十二别络,23孙络,十二别络,24经筋
经络必考,十二经脉;或者奇经八脉与其他。两年喜欢考奇经八脉与其他。
体质
20体质因素影响的是
病因与发病
1.六淫
17暑耗气,18风善行,湿趋下,19寒与湿,暑与火热相同点;20暑耗气,21湿重浊,寒收引;22暑挟湿;23暑伤津耗气,升散;风善行,百病之长;24寒收引。
六淫每年必考,一定要看。
2.疠气
18致病特点 19影响因素,24疠气的概念
3.七情内伤
17与脏腑气血关系原文,20悲则气消,22怒则气上,思则气结,23七情伤及内脏内容
4.饮食
22五味偏嗜发病特点;23五味偏嗜:多食甘;24五味偏嗜:多食苦,多食辛
5.劳逸损伤
18原文:久视,久坐;20劳则气耗;22过度安逸可导致
6.病理产物性病因
20痰饮与瘀血共同点,21痰饮,结石致病特点
7.发病
19影响发病的因素
病机
主要有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内生五邪,经络病机,脏腑病机
17内生五邪(内寒,内燥);脏腑病机(三焦)
18内生五邪(内火);脏腑病机(脾气虚)
19精气血失常(血虚脏腑,气闭,气逆);脏腑病机(脾气虚)
20邪正盛衰;内生五邪(内火),经络病机(气血逆乱,气血衰竭)
21邪正盛衰(真虚假实);津液代谢失常(津液失常)
22邪正盛衰(虚中夹实);内生五邪(内燥)
23邪正盛衰(真虚假实);内生五邪(内燥)
24邪正盛衰(真虚假实);内生五邪(内风)
养生与防治原则
预防
17增强正气;18见肝之病……原文出处;24治未病内容
治则
17治标治本(标本兼治)
18三因制宜(因时,因人)
19正治反治(塞因塞用),治标治本(标本关系描述),三因制宜(因地)
20治则内容;正治反治(塞因塞用)
21治标治本(标本描述),扶正祛邪(兼用)
22正治反治(通因通用;正治叙述)
23治标治本(治标原文);调整阴阳(阳虚治法);调理气血津液(瘀血治法)
24正治反治(通因通用)
更多内容可关注 小红书: 远志医研查看。
预祝考试顺利,顺利上岸, 一研为定。
官方唯一店铺:微店【中国中医考研】,淘宝店【远志医研】,微信小店【远志医研官方】,视频号小店【远志医研】。只有这四个店,其他均为冒充及假货 ,注意认准正版,慎防被骗。↓认准以下店铺
淘宝店(只有一间店,其他冒充均为假货盗版)
微店
微信小店:远志医研官方
视频号小店:远志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