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榜单发布,全国顶尖高校格局迎来新一轮洗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稳居冠亚军,中国科学院大学首次跻身前三,展现科研型大学的强劲势头。
浙江大学以总分80.10分与上海交通大学并列第五,山东大学以71.34分超越同济大学(70.51分)位列第16,厦门大学则凭借69.20分排名第20。可以看到高校综合实力的变化。
浙江大学以全国第五的成绩稳居华东五校(华五)阵营,其竞争力源于“文理工医”的全面发展。2025年,浙大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
在工程技术方面牵头建设国家智能电网创新中心,助力新能源技术产业化 。
医学类,附属医院在基因编辑、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发表多篇《自然》论文。此外,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成果推广面积超千万亩,保障粮食安全。
值得关注的是,浙大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与阿里巴巴、之江实验室共建人工智能联合研究院,科研经费突破200亿元。未来需进一步提升人文社科学科的国际影响力,缩小与北大、复旦的差距。
山东大学以第16名超越同济大学,成为榜单中的亮点。
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产出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的激光晶体打破国外垄断,应用于“羲和号”卫星;
此外,齐鲁医院在心血管疾病领域临床研究排名全国前三。
相比之下,同济大学虽在土木工程(全国第一)、城乡规划等传统学科保持顶尖水平,但新兴学科如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相对滞后,导致综合评分被山大反超。
厦门大学以第20名巩固其作为东南沿海顶尖学府的地位。
厦门大学的会计学、金融学连续五年位列全国前3,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建金融科技实验室。
海洋科学方面,近海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份“珊瑚礁白化预警系统”,服务南海生态保护。
此外,厦大深化对台交流,与台湾大学联合培养集成电路专业人才,助力两岸科技合作。然而,其工科整体实力偏弱,制约了综合排名的进一步跃升。
从整体榜单看,头部高校格局趋于稳定,但中游竞争激烈。 山东大学值得关注,地方强校可通过强化特色学科、推动交叉创新实现突破。
此外,新兴高校如上海科技大学(第26)凭借“小而精”模式崭露头角,冲击传统强校地位。
总体来说,2025年排名变化,看到中国高校正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浙大需平衡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山大应持续发挥人文理工协同效应。厦大则要补齐工科短板,深化海洋经济研究。未来,高校间的竞争将更聚焦于学科精度、成果转化与国际化水平——唯有立足特色、拥抱变革,方能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中立于潮头。
对此你怎么看?
(数据来源:科学出版社《2025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