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这句话对于农村孩子的含金量有多高呢?很多学生直到上大学之前,都一直在农村生活,习惯了农村环境的她们也对大城市的生活格外向往,而教育不仅能帮助他们顺利从农村走向城市,还能让他们进入优质院校享受高水平的教育。
在这条逆袭人生的赛道上,是实打实的靠分数说话,可应试教育教会了孩子们如何取得更高的分数,却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对父母的付出抱有感激之情。
网上有一名女大学生,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她来自条件并不优越的农村家庭,父母辛勤工作多年,才供她走出农村老家,前往北京求学,刚迈入北京校园的那一刻,便捷的生活令她几乎忘记了农村的种种不便。
女孩很快适应了北京的城市生活,当暑假来临,其他同学都在满怀喜悦的时候,女孩的内心甚至有些矛盾,她的确思念家人,但也舍不得大城市的生活,这种矛盾的内心在她刚回到家后就愈演愈烈。
这个住了18年的地方,却因为仅仅半年的大学生活就让自己感受到了“不习惯”,从小喝到大的村里井水,也在这次回家后发现了有股特殊的“铁锈味”令人难以下咽,无奈,女同学只能买一箱一块钱一瓶的矿泉水放在家。
可没想到才三天过去,原本满满一箱的水只剩下六瓶,家中又没有其他人,显然是父母未经允许拿了她的水,因为父母未经允许就擅自喝了自己的矿泉水,女同学情绪崩溃,将自己经历发到网上寻求共鸣,吐槽自己的父母没有边界感。
可没想到,女大学的遭遇反被网友们吐槽是“穷学生的公主病”,难道父母养育子女十几年,连喝女儿几瓶矿泉水的资格都没有吗?不少人指责女同学的自私和不懂感恩,认为父母辛辛苦苦供养她这么多年算是养出了个白眼狼来。
当然也有一部分网友理解女同学的情绪崩溃,她不是舍不得给父母喝矿泉水,只是觉得自己没有得到父母的尊重,在这个家庭里缺乏隐私的空间,家长又没能给予她适当的边界感。
在她看来,父母完全可以事先与她商量,而不是擅自行动。她希望获得作为成年人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而不是被当作没有隐私权的"小孩子";而站在父母的角度,显然是无法理解女儿因为几瓶矿泉水就大发脾气的,彼此之间的观念不和,是这场家庭矛盾的主要元凶。
在家庭教育的关系中,良好的边界感意味着尊重每个成员的独立性和个人空间,父母需要明白,孩子长大后不再是自己的附属品,而是有独立思想和需求的个体,他们希望即使在家中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物品,不被他人随意侵入。
而老一辈的很多父母,也并非故意侵犯孩子的隐私空间,而是没有意识到这种边界感对于家庭关系和谐的重要性,农村父母大多认为家是所有人的空间,家中的东西理所当然可以共享——"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这种传统观念在他们看来是亲密的体现。
建立健康的家庭边界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和长期实践,父母可以从小事做起,孩子则需要学会明确表达自己的边界和需求,同时理解父母的关心和固有习惯。
家庭教育是一个彼此学习和成长的过程,父母学习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孩子理解父母的关爱之心,通过不断沟通和调整,双方共同创造一个既有亲密连接又保持适当距离的家庭环境。这样的家庭才能真正成为每个成员安全、温暖的港湾,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坚实的基础。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