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
陈雪盈坐在电脑前
在专升本志愿栏填下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她怀着憧憬的心情
希望在这里延续医学梦想
两年后
她成功考取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
从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迈上了更高的学术台阶
她说:“是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让我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高中毕业学校:曲靖市第一中学
让我们一起走进医学院23专升本助产班陈雪盈
来看她从专科生到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本科
再到成功考研上岸昆医大护理学专业的故事
陈雪盈的童年浸润在消毒水与医学术语中
母亲是医生,叔叔、表姐也是
家里的书架上摆满医学典籍
饭桌上的话题总绕不开病例与护理技巧
耳濡目染之下,她对“白大褂”的向往早早生根
高中毕业后
她进入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就读护理专业
专科毕业后陈雪盈选择了专升本
彼时,在亲戚的介绍下
陈雪盈重点关注了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的护理学专业
在查看医学院的介绍后
她确定了这就是自己填报志愿的首选
“当时我对比了很多学校,看到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有临床一线专家授课,急救实训室、
情景模拟教学,学校注重培养具备实践操作能力
与前沿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这正是我向往的目标。”她回忆道。
模拟产房
2023年9月
陈雪盈如愿成为一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子
开始了她的学习之旅
课堂上,她穿上护士服
在基础护理实训室里练习静脉穿刺
仿真手臂的触感、监护仪的滴答声
老师手把手地纠正……
“失误了十几次,但老师说
‘护理是精细活,心稳手才能稳’。”
这句话成了她的座右铭。
而在急救实训室
她和小组成员反复演练心肺复苏、创伤包扎
直到动作形成肌肉记忆
“这些训练让我在面对真实患者时,
多了一份底气。”
协助老师给患者打PICC
在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的日子
被陈雪盈称为“不是在实训就是在实训的路上”
清晨,她总提前半小时到实训室
对着模型练习导尿、吸痰
傍晚,她和同学围坐在图书馆
整理病例分析笔记
陈雪盈专业课笔记
最难忘的是急救模拟考核
警报声骤响
她和队友冲进“抢救室”
分工、评估、操作一气呵成
“那种紧张感和团队协作,和真实抢救几乎无异。”
实习阶段
她选择了曲靖一家三甲医院
第一次独立为患者穿刺时没成功
“带教老师拍拍我的肩说:
‘这个进针角度太大了,要小一点。’”
这句话让她瞬间找到调整的方向
从妇科到儿科ICU
从打针发药到参与危重病人护理
她逐渐褪去青涩
“夜班时看着监护仪的数字跳动,
突然懂了什么是‘生命所系’。”
2024年春天
陈雪盈开始准备考研
面对实习和考研的冲突
陈雪盈只能白天穿梭于病房
晚上挤时间复习成为常态
手机备忘录里存满英语单词
工作间隙摸出手机刷两道政治题
深夜下班后
台灯下摊开专业课思维导图
一笔一画串联起“解剖生理”与“护理理论”
压力最大的时候
她选择用爬山解压
实习医院附近的寥廓山、翠山是她的首选
她常背着书包独自攀登
“爬到山顶时,风把疲惫都吹散了。
看着远处的日出,我会告诉自己:
再坚持一下,目标就在那儿。”
备考冲刺关键期
陈雪盈开始了最后一个月的高强度学习
8点起床,早上背政治和护综
下午开始刷题,刷累了就再背书
一直到晚上11点
最后两个星期着重背英语作文模板
用一个月的高度专注为考研梦做最后的冲刺
政治课思维导图
政治课思维导图
2025年4月
收到拟录取通知的那一刻
陈雪盈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
实训室里汗湿的护士服、实习夜班时窗外的星光
爬山途中踩过的每一级石阶、思维导图里每一个知识点……
“莫言的书《不被大风吹倒》里说
‘艰难时刻不要灰心’,
我想,这就是坚持的意义。”
谈及未来,她的眼神清澈坚定
“研究生阶段,我想探索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方向。
护理不仅是‘打针发药’,
更需要科研创新去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她顿了顿,笑道:“当然,如果能顺利申博,
在科研领域有所建树,那就更完美了。”
从专科到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本科再到研究生
陈雪盈的故事里没有惊天逆转
有的只是一步一印的积累与不灭的热爱
从实训室的操作台到医院的病床旁
她始终相信:护理是一场温暖的修行,
而真正的“上岸”,从来没有终点。
正如她笔记本扉页上那句话
“护理的终极意义,是让冰冷的医疗器械背后,
流淌着人性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