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知识要点归纳
一、会写字及组词
21、乡下人家
棚péng(凉棚、顶棚、工棚、草棚)
饰shì(装饰、修饰、首饰、饰品)
冠guàn(鸡冠花、皇冠、桂冠、怒发冲冠)
菊jú(菊花、赏菊、大丽菊、菊坛)
瞧qiáo(瞧见、瞧书、瞧病、瞧不起)
率shuài(轻率、草率、直率、率先、率领)
觅mì(寻觅、觅食、觅取)
耸sǒng(高耸、耸立、耸肩、危言耸听)
捣dǎo(捣乱、捣鬼、捣毁)
搬bān(搬家、搬运、搬迁、搬砖、搬弄是非)
巢cháo(鸟巢、蜂巢、巢穴)
谐xié(和谐、谐调、谐音)
眠mián(失眠、安眠、冬眠、长眠)
辛xīn(辛苦、辛勤、艰辛、辛劳、辛酸)
23、古诗词三首
蚕cán(桑蚕、蚕豆、蚕茧、蚕丝)
桑sāng(桑树、桑巴舞、桑葚、沧海桑田)
昼zhòu(昼夜、白昼、昼夜兼程)
耕gēng(耕耘、耘锄、耘田)
绩jì(成绩、功绩、绩麻、战绩)
塞sāi(边塞、要塞、塞翁失马/)
鹭lù(白鹭)
笠lì(斗笠、竹笠、草笠)
二、读读写写
棚架 风趣 装饰 顺序 照例 瞧见
率领 捣衣 向晚 归巢 和谐 白鹭
辛苦 耘田 蚕桑 觅食
大丽菊 催眠曲 鸡冠花
房前屋后 天高地阔 月明人静
三、读读记记
牧场 专注 端庄 骏马 闪烁 掠过
飞驰 沉默 遮掩 湖畔 衬衫 晶莹
音符 清凉 丝绒 招呼 肺腑 麦浪
红扑扑 极目远眺 膘肥体壮 辽阔无垠
悠然自得 成群结队 默默无言
鹅黄嫩绿 芽苞初放 此起彼落
四、多音字
第二十一课 乡下人家
踏:tà(踏步)tā(踏实)
第二十二课 牧场之国
模:mú(模样)mó(模仿)
圈:juān(圈起来)juàn(羊圈)quān(圆圈)
第二十四课 麦哨
和:hè(应和)hé(和气)huó(和面)huò(和稀泥)hú(和了)
应:yìng(应对)yīng(应该)
嚼:jiáo(嚼舌)jué(咀嚼)
五、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装饰—装点 时令—时节 顺序—次序
倘若—如果 鲜嫩—新鲜 和谐—协调
朴素—简朴 吃惊—惊讶
反义词
可爱—讨厌 朴素—奢侈
六、照样子写词语
甜甜蜜蜜:和和美美、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简简单单
天高地阔:天南地北、左邻右舍、南辕北辙、东张西望
月明人静:风号浪吼、东张西望、东摇西摆、月朗星稀
七、词语解释
时令:季节。
倘若、即使、若是:都是表示假设、假如、如果的意思。
照例: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八、好句理解
1、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这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地概括了乡下人家美丽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美好生活,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这句话形象地呈现了“雨后春笋”的美妙画面,尤其是一个“探”字,拟人化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3、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雄鸡耸着尾巴大踏步地走来走去”俨然一位将军在阅兵,斗志昂扬,又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在保护着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九、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
南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理解:《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蚕桑又是插秧,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理解:《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尤其是后两句写得意趣横生,意味深远: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却在茂盛成阴的桑树下学种瓜。这些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十分有趣,也颇有特色,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理解:《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看,初春的远山刚蒙上几分绿色,从水田里飞来的白色鹭鸶在山前低徊,粉红色的桃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淡黄色的鳜鱼时而跃出水面,渔翁头戴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绿的蓑衣,停舟于春波之上,色彩多么明丽,画面多么清新。可有心的作者又为它染上一层斜风细雨,整个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烟雨之中,显得宁静而美好。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十、日积月累:语文园地六
田园乡村古诗词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
5.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
6.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
第六单元每课一练测评
《乡下人家》
一、读拼音,写词语。
fēnɡ qù zhuānɡ shì tǎnɡ ruò dǎo yī
( ) ( ) ( ) ( )
ɡuī cháo hé xié dú tè wū yán
( )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
棚( ) 耸( ) 眠( ) 辛( )
绷( ) 聋( ) 眼( ) 幸( )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独特—— 朴素—— 华丽—— 和谐——
四、改写句子。
1、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雄鸡走过来。(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能很快地在字典中找到这些字的意思。
查带点的字部首音序笔画数在文中的意思
觅食
归巢
六、我能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
甜甜蜜蜜
七、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 即使……也…… 如果……就……
A.(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B.乡下人家,( )住着小小的房屋,( )总爱在房前屋后种些东西。
C.(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吃惊地跑开。
八、 读一读,比一比。
A.秋天到了,纺织娘会在月明人静的夜里唱起歌来。
B.秋天到了,纺织娘会在月明人静的夜里叫起来。
我喜欢第 句,我知道这是 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九、带着问题来读书。
1、这是一篇以______________(A记事 B写景 C写人)为主的文章。
2、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三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了乡下人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觅食的__________,戏水的__________,门前树阴下吃饭以及夜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生活的乐趣。
十、课内语段阅读。
乡下人家,( )住着小小的房屋,( )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按原文添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饰:A扮演。B装饰。C装饰品。
修饰( ) 饰演( ) 首饰( )
3、这段文字主要描写了乡下人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突出了对生动朴实的农家生活的喜爱。
十一、细读课文深感悟。
“乡下人家,不论是什么时候,不论是什么季节,都有一道( )、( )的风景。”这是文章的______________,我最喜欢乡下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课内语段阅读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___________________的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田园风景画。
1、按原文填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乡下人家的好友。
《牧场之国》
一、读拼音,写词语。
Mù chǎnɡ duān zhuānɡ xiānɡ qiàn zhuān zhù jí mù yuǎn tiào
( ) ( ) ( ) ( ) ( )
chénɡ qún jié duì liáo kuò wú yín yōu rán zì dé
( ) ( ) ( )
二、我会读,并且能用横线标出正确的读音。
模(mú mó)样 牛圈(juàn quān) 膘(biāo piāo)肥体壮
牲畜(chù xù) 畜(xù chù)牧 喝(hè hē)彩
三、 我能在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专心( ) 疾驰( ) 广阔( )
赞赏( ) 悠闲( ) 沉静(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低地 ( )的原野 ( )的光芒
( )的小鸡 ( )的奶牛 ( )的骏马
五、选字成词。
驰 池 弛
( )塘 松( ) 奔( )
膘 漂 飘 瓢
( )亮 ( )泼大雨
( )荡 ( )肥体壮
六、 我能辨别,知道哪一句是比喻句。
A.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
B.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
C.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 )
D.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 )
七、把下列句子画线的部分用词语替代。
1、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庄庄重。( )
2、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闲的,内心感到非常满足地吃着草。( )
3、用尽目力向远方眺望,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
八、带着问题来读书。
1、“牧场之国”指的是_______它又被称为_______之国,_______之国,_______之国,_______之国。
2、课文按_______顺序分别描写了荷兰牧场_______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_______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
3、文中_______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的__________。
九、修辞方法我会填。
1、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 )
2、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
3、一条条运河,一片片低地,一群群骏马,构成了荷兰牧场自然、宁静的景色。( )
十、课内语段阅读。
(一)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默默无言。运河之中 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 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 火车 不停地开往城市 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 )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 )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按原文填空,并在空白处加上标点。
2、本段主要描写了荷兰________、_______、时的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朗读时要采用_____ __的语调,语速稍________读出安谧、静美之感。
(二)
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大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荷兰。
1、写出几种动物的叫声。
牛 哞哞 ____ ________ ____ ________
2、“忘记”一词,一般用于__________。可文中写到“马也忘记了……”这种写作手法称为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是按由_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_再至_____________来描写。
《古诗词三首》
一、读拼音,写词语。
zǐ ɡuī cán sānɡ yún tián bái lù ɡuì yú suō yī
( ) ( ) ( ) ( ) ( ) ( )
二、辨字组词。
桑( ) 赛( ) 耘( ) 路( )
嗓( ) 塞( ) 耕( ) 鹭( )
三、选字填空。
插 擦
1、田野里,农民伯伯正在( )秧。
2、我们班的玻璃( )得最干净。
需 须
3、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 )要各种人才。
4、要想取得好成绩,我们必( )刻苦学习。
四、 我知道带点字的意思。
绩 A.把麻搓成丝或绳 B.功业、成果
(1)昼出耘田夜绩麻( ) (2)成绩 ( )
傍 A.靠近 B.临近
(1)傍晚 ( ) (2)也傍桑阴学种瓜( )
川 A.河流 B.平地
(1)绿遍山原白满川( ) (2)川流不息 ( )
五、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田园杂兴》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诗词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有: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七、请用自己的话说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读课文填空。
A.《乡村四月》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__________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__________。后两句写__________,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__________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__________的赞美。
B.《渔歌子》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 。全词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情趣。
九、带着问题来读书。
1《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两首诗的作者都是_______代诗人,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都描写了_______季的景色。
2《乡村四月》中的“四”指_______,而“四时”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歌子”是_______名,《渔歌子》是_______诗人_______的作品,描写的是_______时节的景色。
十、读课文,回答问题。
1《渔歌子》中描写老翁悠闲垂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渔歌子》描写了秀丽水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可以看出时间是_______季,地点是______________。
十一、课内语段阅读。
乡村四月
[ ]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诗中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____________之情。
3、诗中_______、_______两个字表现了农民繁忙紧张的生活。
《麦哨》
一、读拼音,写词语。
hú pàn yī dōu mài suì jǔ jué fèi fǔ
( ) ( ) ( ) ( ) (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麦叶 ( )的油菜花 ( )的穗儿
( )的脸蛋 ( )的萝卜花 ( )的麦芒
三、根据例子写词语。
1、找出近义词,再写下来,并按例子写出几个这样的词。
例:风平浪静 欢天喜地 无影无踪 你呼我应
(平)——(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找出反义词,再写下来。
高低不平 此起彼落 口是心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照例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月光照在山岗上。
银色的月光透过树梢照在高高的山岗上。
1、队伍走在大道上。
2、幼龟爬向大海。
例:他高兴。
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3、湖面平静。
4、爷爷说话的声音响亮。
五、读下面的句子,写出其修辞手法。
1、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
2、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的新装。( )
六、带着问题来读书。
1、课文以__________(A麦哨的声音 B孩子们)为线索,开头设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呼应,暗示着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如同麦哨的声响,__________、__________悠远、绵长。
2、课文描写了_______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无拘无束玩耍的情形
七、课内语段阅读。
湖畔,到处是割草的孩子。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 )肚彩头巾。
A、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都 是浓阴。B、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 )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 )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C、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在文中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4、作者抓住了农村田间特有的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花相继凋谢,营造了丰收在望的__________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