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意选牌
2.设置起手牌型
3.全局看
4.防检测防封号
5.可选择起手如(拼三张):金花,顺金,顺子,三同,对子 顺子牛,同花牛,牛九,牛八(麻酱)起手暗 杠, 控制下张牌,快速自摸,防杠防点炮
6.麻酱,金化,跑得快,红黑大战,捕鱼,十三张,龙虎等等更多玩法均可安装使用
7.苹果,安卓系统通用, 支持首款苹果安卓免越狱(全系列)辅助
在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面选育基地,郭锐为参加科普活动的小朋友签名赠书(资料照片)。
航天生态农产品三大团体标准发布,航天育种作为核心科技手段已在全国多地形成示范效应。
西藏自治区错那市牧草种植试验的6个品种已经全部安全越冬,目前长势良好。
一批“太空旅行”归来的高原特色作物种子将进入地面选育阶段,3年到4年有望选育出我国第一代“太空青稞”。
甘肃天水紫苏的选育已进入第二代,千粒重增加了20%,植株分蘖能力明显增加,“航小苏”也在加快选育。
4月27日,关于我国航天农业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机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航天育种种质资源研究课题组组长、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郭锐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作为引领现代农业高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航天育种备受关注。请介绍航天育种发展的现状如何?
郭锐:航天育种又称太空育种,其重中之重是地面选育。在航天育种的地面选育工作方面,中国是世界的领跑者,陕西走在全国前列。走在前列的背后,不仅是陕西雄厚的航天科技实力的体现,还是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填补相关科技空白,推动航天育种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的生动实践。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经把600多份植物材料送上太空,选育出了2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在全国各地建立农业产业园、示范园等形式进行推广种植,将航天技术积极应用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作为核心科技手段,航天育种已在全国多地形成示范效应。例如,米脂县的“米谷1号”“米谷2号”系列品种,2020年5月搭乘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返回地面后进行了系统地面选育和南繁加代选育,历经5年完成了第八代地面选育。“米谷1号”已获得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张家口分中心出具的DUS测试报告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出具的抗病性鉴定报告,正在进行国家新品种登记;田间表现亩产320公斤以上,生育期125天左右,具有良好的抗旱、抗病能力和增产潜力,适宜在陕西北部地区及同类地区种植。
“米谷2号”“米谷3号”系列品种已进入高代材料鉴选期和DUS测试期。2024年,“米谷2号”“米谷3号”系列品种在米脂县示范推广15万亩,在靖边县、子洲县示范推广1.2万亩。
目前,全国航天育种品种推广面积累计超过1.5亿亩,实现经济效益约3600亿元人民币,技术应用从平原向青藏高原等极地区域纵深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