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5年高考还有半个多月时间,所有准考生都在紧张的进行着最后的冲刺复习。在这样特殊的时刻,现年58岁、第29次参加高考的梁实,向媒体透露了自己的备考情况和今年的高考目标。
梁实表示,今年他做出了重要调整——将地理科目改为生物,至于原因,是因为地理看似容易实则很难突破,连续三年都是30多分,地理这个科目可能跟他“八字不合”,而早年他生物曾考过60分,且生物虽然题量大但难度相对固定,或许能通过题海战术短期内提分,故改考生物。
对于多年高考成绩徘徊不前,梁实经过自省,认为主要问题是缺乏系统复习,所以今年他特别制定了针对性策略,严格对照高考大纲梳理知识体系,并且每日保持10小时以上高强度复习。
报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生物后,他对成绩提升持审慎乐观态度,觉得各科提升空间都很大,应该会比去年会考得好一些。
另外,他还适度调整了目标,若冲刺四川大学有困难,上优质的本科院校也可考虑,达到本科线也会考虑,毕竟时不我待。
被问及明年还会不会参加高考时,梁实回答:不确定第29次高考是不是最后一次,未来变化太大,自己还没有考虑到。并打趣道:“也许是前半生的运气用光了,才会在每一年的高考中遭遇滑铁卢”“对物质性的东西要求不高,上大学是精神上的满足”。
对于网友“博眼球”、“蹭流量”的言论,梁实坦然回应:“我比较自我,外界的评价对我影响不大。”
在高考这条赛道上,梁实堪称传奇。
自1983年首次参考以来,他至今陆陆续续参加了28次高考,跨度40余年,从青涩少年到两鬓斑白,至今未能圆梦大学。
在别人看来,他早已事业有成,实现财富自由,并且家庭幸福美满,儿子更是学霸,如今都出国留学了,完全没有必要受那个罪,没完没了的复习,年复一年参加高考,一次次面对高考失利落榜的打击。然而他却甘之若饴,从未放弃,只为了弥补少年时期未能圆梦大学的遗憾,只为了圆梦川大。
或许在一部分人看来,梁实的这种坚持过于偏执,占用了教育资源。但是这何尝不是一种对精神和知识的纯真追求,是一种超脱于世俗功利的选择?同时也是对个人教育权、选择权的捍卫,也是对教育公平的见证。
无论任何时候,有梦想并大胆追求,为此付诸行动,都是一种宝贵的品质。梁实用自己40多年的坚持和勇气,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奋斗精神。他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可能很“傻”,却恰恰是很多年轻人所欠缺的,他以自己的行动提醒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就还有希望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