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社会人们的焦虑主要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和对自己的能力的怀疑。王阳明一句“山高万仞,只登一步”点醒无数人,不管山多高,路多险,我都只专注于脚下的这一步就能登顶。人生如登山,行动才是打败焦虑的最好办法。一步一世界,一心一境界,在攀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从容与快乐。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以现代社会人们的焦虑为切入点,明确指出焦虑主要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和“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这一表述精准概括了当代人普遍的心理困境:未知的未来如同迷雾,让人看不清方向,从而产生担忧;对自身能力的不确信,又在内心种下自我怀疑的种子,进一步加剧焦虑情绪。人们总是习惯在开始做一件事之前就对目标产生了焦虑,脑补出多种失败的可能,以及可能遇到的重重障碍,而且基本都是负面的,想得越多,把事情看得就越复杂。事实却是,行动起来后会发现,原来自己很多的担心都没有发生。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所说:“我一生中充满了可怕的灾难,而其中大部分从未发生过。”
王阳明的名言“山高万仞,只登一步”是材料的核心点睛之笔。从字面意义看,它描述了登山的场景,即便山再高,只要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最终就能登顶。其深层寓意则是强调行动的重要性,尤其是“专注当下行动”的理念。这里蕴含着一种化整为零的智慧,将看似庞大、困难的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可操作的步骤,通过完成每一个小步骤,逐步接近并实现最终目标。这种理念与焦虑形成鲜明对比,焦虑往往源于对整体困难的过度担忧,而 “只登一步” 则引导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行动上,用实际行动化解焦虑。
王阳明的话为我们破解焦虑提供的很好的帮助。一言以蔽之“行动才是打败焦虑的最好办法”,如何行动呢?根据材料,首先要专注于当下,不要总是为未来忧心忡忡。其次是把目标细化,分步完成,这样更容易实施。最后还应该在每一步的实践中保持从容快乐的心态,体悟不同的心境,获得人生的成长。另外,可以补充讲一讲不要太在意一时的得失,享受过程,眼光放长远。这才是我们真正能战胜焦虑,以从容之资攀登人生高峰的办法。
综上,考生可以围绕材料的关键词“目标焦虑”“行动”“专注当下”“从容快乐”来立意构思,可以阐述行动是打败焦虑的方法,突出行动的重要性;可以引入心理学中的“心流”概念,探讨“专注于当下行动”所带来的不仅是焦虑的减少,更是一种从容心境的收获;可以结合材料中的“登山”比喻,论述人生需要通过持续的行动来克服焦虑,最终在攀登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从容与快乐”等等。
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从材料的直接表述出发,明确观点——行动能够打败焦虑。接着先详细分析焦虑产生的两大根源——对未知的恐惧和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例如,面对未来职业选择的不确定性,人们会因担心无法找到理想工作而焦虑;在学习新技能时,因怀疑自己能否掌握而产生焦虑。然后引用王阳明的名言,阐述行动如何针对这两大根源发挥作用:行动使未知逐渐变得清晰,通过实际尝试和探索,人们能更好地了解情况,减少对未知的恐惧;行动也是检验和提升能力的唯一途径,每一次行动的实践都是对自身能力的锻炼和证明,从而增强自信,减少自我怀疑。比如玄奘为了寻求佛法真谛,不顾路途遥远和艰难险阻,毅然踏上西行之路。在漫长的旅途中,他面对无数未知的危险和挑战,但始终专注于前行的每一步,最终成功抵达印度,取得真经。这说明行动对克服未知恐惧和实现目标的重要性。最后结合“人生如登山”的比喻,强调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像登山一样,勇敢迈出脚步,用行动化解焦虑,逐步向目标靠近。
立意参考:
1.用一步步踏实的行动去战胜目标焦虑,以从容快乐的心态在行动中成长。
2.行动能打败焦虑,而空想只会加剧焦虑。
3.在持续行动中实现自我成长与超越。
4.专注当下行动,收获从容心境。
【例文参考】
以行动破焦虑,于攀登觅从容
在现代社会的浪潮中,我们如同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时常被焦虑的巨浪拍打。这种焦虑,往往源于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自身能力的怀疑。然而,王阳明的“山高万仞,只登一步”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人生恰似登山,唯有将目光聚焦于脚下的这一步,用行动去丈量,才能在攀登中驱散焦虑的阴霾,收获属于自己的从容与快乐。
行动是驱散焦虑的利刃。当人们陷入对未知的恐惧时,往往会陷入无尽的遐想与假设之中,从而陷入焦虑的泥沼。而行动,能够让我们将注意力从虚幻的未来拉回到现实。就像乔布斯,当他面对智能手机市场的未知前景时,没有被可能的失败吓倒,而是专注于产品的每一个细节,从设计到用户体验,他带领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地打造出了iPhone。正是这种专注于当下的行动,让他不仅改变了苹果公司的命运,更引领了全球智能手机的潮流。如果乔布斯只是停留在对未来的恐惧和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中,那么我们今天可能就不会有如此便捷的智能生活。由此可见,行动能够让我们在面对未知时,以实际行动去探索,从而逐步消除焦虑。
然而,行动并非盲目地向前冲,而是需要我们在攀登中不断反思与调整。这种反思与调整,也是一种行动。就像登山者在攀登过程中,会根据天气、体力等因素调整路线和速度。在人生之路上,我们也需要在行动中不断审视自己的目标和方法。当发现自己的方向有偏差时,及时调整;当发现自己的方法不够有效时,勇于改变。这种在行动中的反思与调整,能够让我们在攀登中更加从容,更加接近目标。
在攀登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这些挫折和困难往往会加剧我们的焦虑。但正如王阳明所说,“只登一步”,我们只需要专注于眼前的这一步,将挫折和困难视为攀登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史铁生在双腿瘫痪后,面对生命的未知和对未来的恐惧,他没有选择沉沦。而是用笔作为武器,专注于书写每一个字,每一个故事。他的文字不仅温暖了自己,也激励了无数读者。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依然坚持撰写《史记》,在持续的写作行动中,不仅化解了对人生困境的焦虑,更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困境,专注于当下的努力,都能让我们在攀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从而摆脱焦虑的束缚,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价值。
人生如登山,焦虑如同沿途的荆棘,但行动是我们手中的利刃。在人生这座大山的征途中,不妨用行动去驱散焦虑的阴霾,用攀登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从容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