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2024年度“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结项展示会暨第20期全国高校党史类课程联盟共享课7月1日举行。
结项展示会由上海大学教务部、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学)主办,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来自井冈山大学、延安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淮南师范学院、南昌师范学院等党史类课程联盟校的教师代表线上参会。
上海大学于2021年起已连续4年立项100门校级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上海大学还在2021年6月率先发起成立全国高校党史类课程联盟——红课联盟。5年来,“红色项链”影响力不断扩大。2024年立项的14门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负责人和团队代表分享了教学创新成果。
上海美术学院陈文佳老师围绕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三年级选修课“空间演绎”,通过案例分析分享了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融合的实践。生命科学学院祁巍巍老师介绍了在“植物转基因与安全”通识课中融入党史教育的教学实践。文学院杨晨老师在“全球史”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全球视野和中外比较,理性认识中国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文学院吴静老师结合“中国经济史”课程,讲述了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推动经济建设和技术突破的历程。机自学院郑华东老师结合“测试技术综合实验”课程,将技术逻辑与使命担当结合,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音乐学院还国志老师以“信仰永存、红色舞蹈文化的解码与创新表达”为主题,引导学生要深刻领悟传承红色基因的必要性。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丽萍在点评时提出,老师们要学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以爱国主义情怀为纽带,自然过渡到将党史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内容。
上海社科院首届社科名家工程“仲礼学者”、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余建华结合自身曾经的党务干部经历和学术研究经历,围绕党史教育与课程融合项目展开点评。
本次会议同步作为上海大学教务评估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学)负责人、上海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上海大学教务部副部长顾晓英主持会议。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学)副主管曹园园、上海大学教务评估党支部郭风英老师分别分享了办会和观摩心得。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