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大虐猫男生的报应,来得好快!
开心田螺
2025-07-05 10:57:22
0

文字 | 刘娜 首发公众号 | 闲时花开

前几天,桂林市人社局公布事业单位招聘考察名单。

考生苏某某以笔试199.5分、面试84.3分的总成绩第一身份,拟录用为平乐县同安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事业编岗位)。

但很快,就有人举报:

这个苏某某,就是“华中农业大学虐猫事件”的当事人苏某某。

202410月到11月,苏某某将5片人用剧毒药物碾成粉末,分次兑水投喂给校内的流浪猫。

导致10多只流浪猫(也有报道说20多只)先后死亡。

部分猫尸存在“口腔被灌腐蚀液”“四肢折断”等被残忍虐杀的痕迹。

苏某某虐猫后,还在朋友圈炫耀此事,并在动物保护群里贼喊捉贼地通知管理人员“猫状态异常”。

后校方和警方介入调查后,给予苏某某严重警告处分。

但网开一面地保留了他的学籍,他才得以拿到学位证顺利毕业。

刚刚过去的6月,苏某某“桂林考编”的消息曝光,很多人尤其是动物保护人士,强烈反对:

“昔日他敢残忍虐杀流浪猫咪,今后他就敢偷偷投毒同事和群众……这样的人,不配考编。”

舆情不断发酵后,630日桂林市平乐县人社局称:

苏某某不符合招聘条件,取消录用资格。

考公考编的第一要求,就是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苏某某以出类拔萃的 “考试分数”成功上岸,最后却以心理阴暗的 “德行分数”被刷下岸。

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考编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他的遭遇令人嘘嘘,却不可惜。

编制岗位录取前公示的意义,就是接受各方的举报和监督。

你若品行端正,谁也使不了绊子;你若德行有亏,就要承受因果。

何况。

更深层面探究,虐杀小动物的人,的确是高危人群,不适合为人民服务——

犯罪心理学研究发现:

虐待动物行为,被视为高危犯罪的预警信号。

许多臭名昭著的罪犯,在青少年时期都有虐杀动物的历史。

先虐杀动物满足内心变态的快感,后为谋取更大更刺激的快感,他们开始杀人犯罪。

像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恋尸癖、食人者杰弗里·达默,先后杀害并肢解了17名男性。

他童年时期就有收集并肢解动物尸体的癖好。

杰弗里·达默

“女大学生杀手”埃德蒙·肯珀,身高两米二一。

他和不同的女大学生搭讪,诱骗女大学生上自己的车后,将她们残忍杀害,并在分尸后对女大学生的尸骨进行亵渎。

他还杀害了自己的母亲和她的朋友们。

而他童年时就曾砍下自己养的猫咪的头并收藏起来,还曾将妹妹的娃娃斩首。

他甚至活埋过家里的猫。

在我们国家,关于“虐杀动物”和“杀人犯罪”之间的关联记录不多。

但不少极端案件的凶手,也被记录有虐杀动物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和华农大苏某某虐猫事件雷同的 “东南大学2019级学生徐某某虐猫事件”

自称“血肉艺术家”的徐某某,不仅多次把虐杀猫咪并拍成鲜血淋漓的视频,传到网上在同好群里传播,而且出教程指导别人如何虐杀小动物。

他甚至扬言说“美女最该杀”。

他也毫不避讳自己有杀人的冲动。

只是碍于法律和惩戒,尚葆有“杀人是不对”的理性。

徐某某虐猫事件发酵后,他以“初试第一名”考上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的事儿,也因举报在复试时被pass

后来他又要求调剂到兰州大学,照样被pass掉。

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和桂林市人社局一样,pass掉虐猫者的真相,看似是出于舆论的压力,实则是出于 人性的底线:

当一个人像削泥一样挥刀砍杀可爱小动物的头颅时,只能证明他极度匮乏人性温良的同理心和同情心,对生命极度冷漠和残忍。

一个对生命漠视的人,一个把压力和私愤发泄到弱小者身上的人,一个靠暴力和血腥获得畸形快感的人,是一个不值得委以重任的人。

他要么是天生的反社会人格,要么是“暴力循环理论”的受害者——

童年时曾遭受过严重的家庭暴力,长大后就在欺软怕硬中,通过伤害更弱小生命,来重演自己的创伤体验。

在从“受害者”变身“施害者”的角色转换中,延续暴力血腥,体验复仇杀戮。

这里面,又藏着养育的一个思辨:

生命教育。

什么是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合格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进行的第一项底线教育——保护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

底线教育,和孩子偷吃邻居家的枣、挠了同学的脸、对老师撒了谎的日常犯错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底线教育,是教育的最后一道线,是不可冒犯的,一旦以身试法冒犯,就可能在万劫不复中悔恨终生。

比如,安全教育——在马路上乱跑会被撞伤甚至撞死;

法律教育——触碰法律犯罪就要坐牢或被枪毙;

边界教育——被人侵犯了身体隐私部位必须说“不”,并第一时间告诉家长爸妈,否则坏人就会变本加厉……

底线教育,是父母在一餐一饭、一言一行的家庭教育中,给孩子安装的安全囊。

在所有底线教育中,“生命教育”是重中之重。

毕竟,肉身珍贵,性命只有一条。

要想给孩子做好生命教育,父母首先心怀敬畏:

尊重自己的生命,善待自己,积极乐观,活在当下,开心每天。

尊重他人的生命,首先就是要尊重自己孩子的生命,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物品,不把自己的无能发泄到孩子身上,不对孩子进行暴力殴打和残忍惩罚,不让孩子成为“家庭暴力循环”的受害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

虐猫的苏某某和徐某某,跌落今天人人喊打的局面,他父母也有责任。

我们不妄自揣测他们家庭内部发生了什么。

我们只是从苏某某和徐某某人人喊打的报应里,再次洞见“宇宙的能量法则”:

你尊重生命,疼惜众生,众生亦联合宇宙来庇护你。

你无视生命,杀戮众生,众生亦联合宇宙来惩罚你。

印度坠机事件中唯一幸存的那个男子,随后被媒体曝光收养了500只流浪猫。

很多人传言他能毫发无伤的奇迹生还,是猫咪联合宇宙给了他好运和奇迹。

迷信不迷信,咱且不说。

但这倒印证了我们老祖宗说的:

“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厚之物。”

珍爱生命者,生命爱之。

包容万物者,万物佑之。

福祸皆源自我,因果向来不虚。

心怀敬畏,修得始终。

共勉。

感谢你读到最后。

点个“赞”+“在看”,并“分享”给更多人看。

来源|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情感专栏作家,文艺也理性,温柔也死磕。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说明。

代价惨痛!虐猫考生苏某考编第一遭抵制,人民日报点名后,工作前途尽毁

作者|墨流疏影

AI导读:"虐猫考生苏某以第一名考取编制,却因残忍虐杀数十只流浪猫的劣迹遭全网抵制,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后取消录用资格。善恶终有报,他的故事警示我们:互联网时代,道德底线比能力更重要。"

近日,曾有虐猫行为的考生苏某,以第一名的成绩被事业单位录取,但因其过往的劣迹遭到社会强烈抵制,众人质疑“这种人配当人民公仆吗!”

在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后,他不仅失去了梦寐以求的工作机会,更陷入了“社会性死亡”的困境,学业和前途毁于一旦,终食恶果。

若苏某之后改过自新还能再考编吗?

残忍杀死几十只猫

2024年10月底,华中农业大学校园里,一场针对流浪猫的残忍虐杀事件打破了往日的平和,震惊社会,引起全网热议。

该校社会学专业的苏某某,竟多次对校园里的流浪猫伸出了罪恶之手

两个月左右,他将整整5片人用剧毒药物碾成粉末,分次兑水混入猫粮,在校园各处设置“死亡陷阱”,投喂给毫无防备的流浪猫。

据相关统计,至少有十多只猫咪因他的恶行痛苦死去,还有好几只至今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更让人感到愤怒是,行完凶后,苏某还将这些残忍至极的行为拍摄下来,在自己的朋友圈以“打野日记”为名炫耀

字里行间充斥着对流浪猫的恶意与轻蔑,甚至还附上一些血腥、令人作呕的照片,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战绩” 。

一系列行为,实在是过于残忍,毫无人性,让人觉得,苏某就像一个没有温度、没有感情的机器人。

原本可爱活泼的流浪猫“小黑”,被苏某某用强力胶水残忍地粘成“大”字形,最后痛苦地惨死在宿舍门口的地砖上。

还有那二十多只被他假意“救助”的猫,无一例外地全部“意外死亡”,令人痛心。

更令人气愤的是,苏某不仅只在自己上学的校园投毒,还在附近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作案”,且丝毫没有愧疚之心

当有人追问苏某,为何做出如此残忍的行为时,他冷漠地回应:“猫叫声影响了我的睡眠。”

如此荒唐且小众的答案,让人震惊又无语,那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漠视,更让人心寒。

“罪行”曝光后,瞬间点燃网友情绪,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引得社会各路人士纷纷下场谴责、怒骂

同时,学校和辖区派出所也在第一时间联合展开调查,经过多方查证,确认苏某某的虐猫行为,并给予他“严重警告”的处分。

本以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此事会逐渐平息,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一年后的2025年6月19日,桂林市人社局公布的一份事业单位考察名单,再次将苏某某推到了舆论的风暴中心

善恶终有报!

据事业单位公布的数据可知,苏某某报考了某镇便民服务中心的“专业技术岗位二”,该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1人

显而易见,苏某成功了,他凭借优异的笔试和面试成绩,位居该岗位考试总成绩的第一名,离梦想的“铁饭碗”就差一步之遥

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人终要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代价,名单公布后,有眼尖的网友发现,苏某某与去年华中农业大学虐猫事件的肇事者高度吻合

顷刻间,舆论的风暴向苏某和涉事单位袭来,众人纷纷在网上发言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质疑一个曾对弱小生命如此残忍的人,怎么能胜任服务人民岗位?

大家普遍认为,这样不具备基本同理心和道德底线的人,坚决不能任用,对此,相关事业单位迅速行动起来,对苏某某的情况展开全面调查。

经过严谨细致的核实,事业单位在6月30日确认该考生确系虐猫事件当事人

次日,桂林市平乐县官方对外宣布:经考察核实,该考生不符合招聘条件,取消其招聘资格,给出的理由是不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此结果,得到了众多网友的支持,让不少人直呼“大快人心”“太满意了,就该这样。”这一决定不仅是对道德底线的坚守,也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维护。

紧接着,人民日报针对此事发表评论,言辞犀利且态度明确,指出“虐待动物不仅违背公序良俗,更暴露了人格缺陷”。

官媒的发声,将此事推向高潮,事件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引得涉事考生所在的学校也再次做出回应。

学校称,会重申之前对苏某虐猫行为的处理决定,表明会坚决维护校园道德风尚和良好秩序的态度。

三思而后行

目前,苏某的编制工作肯定是没了,学习可能也会受牵连,名声和信誉也毁于一旦,令人唏嘘。

且据知情者透露,苏某此前疑似申请过某知名企业的实习岗位,但企业得知他虐猫的黑历史后,便迅速与其划清界限,明确表示不会录用此人

短短几天时间里,苏某某的个人信息、社交账号也被全面曝光,曾经的老师、同学估计也会和慢慢疏远,甚至还有人公开在网络上谴责他过往的恶劣行为。

善恶终有报,苏某现在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网络社交圈,都遭到了全面的排斥,前途灰暗不说,人还陷入“社会性死亡”的困境,成为众人唾弃的对象。

只能说,这一切最大的责任在他自己,他的故事告诉众人,大家做事情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切记想想后果,不要冲动行事

不过,也有反对者提出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社会不给犯错者改过自新的机会,那么惩罚的真正意义又何在?

毕竟苏同学已经接受了校纪处分,而且此次考试他通过了严格的笔试和面试,整个考试程序合规合法,仅仅因为舆论压力就剥夺他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这对于他来说是否公平?

这一争议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因为言之有理,人确实会犯错,不能一棍子打死

无论如何,希望苏某在未来的日子里,可以改过自新认真反省,不要再做出荒诞无礼的事情,害人害己,得不偿失。

笔者观点

苏某的事情,给所有人一个警示,人在做,天在看,有时候不是没有惩罚,而是时机未到,凡事应该都有因果,希望大家在做人做事时,要考虑法律和道德底线,不要过于随心所欲。

毕竟在互联网时代,个人的言行举止都处于透明的“聚光灯”下,任何不当行为都可能被记录、传播,并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而且,一个人的前途不仅要看其价值和能力,也要看品德和良知,道德是做人的底线,不容任何人践踏。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申请海外读博门槛有多高? | ... 博士培养模式有哪些差异?本科能直接申请海外读博吗?自己的特质是否适合读博?本期《留学为你来》节目邀请...
电诈头目陈志仍下落不明!新加坡... 在英国和美国联合制裁柬埔寨“太子集团”及其创始人陈志后,新加坡也出手了。 据红星新闻报道,新加坡警方...
2025英国正规留学中介排名 一、如何选择英国留学中介?看看这些常见问题 作为拥有12年经验的国际教育规划师,我经常被学生和家长问...
法治面 | 内蒙古8700亩行... 界面新闻记者 | 赵孟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按照《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要求,...
“阅读点亮人生 好书成就梦想”... — 阅读点亮人生 好书成就梦想— 少儿研学活动 活动回顾 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拓宽知识视野,10月2...
100节课,只需8元多,便宜得... 已经完成的主题直播有: (1)爸妈如何看待孩子考试分数。 (2)不陪写作业,孩子多得五种能力。 (3...
海淀教改新动向,这所新优质校亮... 海淀教育大会召开不久,一个个重磅动作就接连落地。 前不久,海淀区教科院联合各方向全区中小学发出《加强...
本科生“预测”诺奖!北航这堂课... 在北航有这样一门课 这门课上 没有枯燥的理论灌输 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 取而代之的是 “用传感器思维拆...
泡泡玛特全球首家24小时门店落... 10月31日,记者从泡泡玛特获悉,其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哈马德国际机场开设的中东地区首家门店,近日正式开...
吉林省四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湘楚文化的血液里,浪漫主义是一种由来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