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是现代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其中象征理想的意象主要是“丁香姑娘”。在诗中,“丁香姑娘”不仅是美丽、高洁和忧郁的象征,也常被解读为诗人对于美好理想或爱情的一种追求。整首诗通过描绘狭窄悠长的雨巷、细雨、丁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哀愁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迷茫,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寻。
因此,在雨巷中象征理想的意象可以认为是“丁香姑娘”。需要注意的是,诗歌的解读往往具有多义性和主观性,不同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但“丁香姑娘”作为理想化身的观点较为普遍。
《雨巷》中象征理想的意象是( )
A.油纸伞
B.雨巷
C.篱墙
D.丁香姑娘
D
《雨巷》中的“丁香姑娘”是一个象征性的意象,是在风雨如磐的现实中,诗人理想与希望的寄托。
扩展知识
《雨巷》是中国诗人戴望舒192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诗中描写了抒情主人公“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他怀着一种缥缈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与芬芳,而她的内心却结着忧愁、哀怨。他逢着了这样的姑娘,然而转瞬即逝,“像梦中飘过”,她的颜色、芬芳、“太息般的眼光”以及“丁香般的惆怅”统统消散在“雨的哀曲里”。他依旧“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依旧怀着希望,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