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家长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而当下社会的成功普遍与教育挂钩,为了让名校的梦想提前扎根在孩子的心中,不少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去名校游玩,提前体验一下知名大学的魅力。
这样的初衷是好的,但如果心态没有放端正,好事也变成坏事了,清华大学作为国内公认的最高学府,每年都会有数不清的家长带着尚且年幼的孩子前来参观游玩。
这些家长之中,有些人是精神上的满载而归,而有些人则是怀着“客人”的心态来参观,一旦发现自己没有得到学校全方位的欢迎和照顾就会瞬间破防,清华游也成了自取其辱。
一名宝妈带着自己3岁的女儿去清华游玩,本以为这会是一场难忘的名校之旅,可没想到接下来的经历让她直接破防,发帖吐槽:这地方真不是给活人准备的。
宝妈记录了自己清华游的感受,直言:作为带娃的游客,体验感非常差!考不上清华大学的,还是别进去了。她先是吐槽了清华校园太大了,自己推着婴儿车,半小时都没找到食堂,累得够呛。
理想中安静美好的校园也根本不存在,到处都是乱窜的共享单车和电动车,还被大巴车喷了一脸的尾气,给3岁的女儿吓得够呛。
好不容易找到了清华大学的食堂,那场面更是把这位宝妈给直接气笑了,食堂只有两个对外的窗口,排队更是比春运还长,排了半天饭菜是打到了,宝妈也被直接气破防了。
40块钱的清华食堂套餐,只有两块蔫吧的鸡排配上白米饭,更气人的是食堂大妈对待外来游客的态度,让宝妈自尊心受挫:我们也不是讨饭的叫花子!眼看着一位大哥端着40块钱的盒饭骂街:“清华这破饭菜,喂猪都嫌清淡”。
折腾了一整天的清华游,最后惹了一肚子气,但你以为这名宝妈的言论会得到共情吗?事实恰恰相反,有网友直言不讳:走的是同样的路,有的人脑袋里装的是知识,而有的人脑袋里装的是饭菜。
很多外来家长参观名校最终的目的地只有一个——体验学校的食堂,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想在名校的食堂用同样实惠的价格吃到学生同水平的饭菜是完全不现实的。
毕竟学校的饭菜便宜是因为有补贴,如果游客也能享受补贴价,那学校食堂可就真成了“大锅饭”了,宝妈想沾沾学霸的气息可以理解,但也不该以客人的心态要求学校对自己面面俱到。
无论是饭菜也好,还是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也罢,这些即便游客再不满也不可能改变什么,因为学校首先是学校,开放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责任,学校既没有收门票,也没有拉着你非要进来参观,总不能为了游客的感受忽视学生的感受,那大学就真成了景点了。
不过笔者认为,这名宝妈有一点说的没错,的确不应该让外来的人员影响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虽然目前清华大学也对外来参观游客有人数上的限制,但就这名宝妈所看到的视角来说,人数还是太多了。
不仅要控制人数,更应该按照时间段来控制外来参观人数,确保参观者不会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毕竟一所大学的配套设施是按照满足师生要求来设立的,在承受范围内接纳太多的游客,本身也会导致负担过重。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那位宝妈推着婴儿车去清华又是图个什么呢?说自取其辱或许严重了,给自己找罪受倒是一点也不假,一个3岁的孩子你别说带他去清华了,就算带他去麻省理工其实也没啥用,关键是这么小的孩子,她也不懂啊,说白了还是家长自我感动罢了。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