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人的体质都需要或者适合追求偏酸性。人体的健康状态与体液的pH值密切相关,但并不意味着需要刻意追求偏酸性的体质。实际上,人体不同部位的体液pH值是不同的,例如血液的pH值通常维持在7.35-7.45之间,属于弱碱性。
一些人提倡通过饮食等方式调整体质至“弱碱性”,认为这有助于健康,但这方面的科学证据并不充分。重要的是保持均衡的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当的运动,以维持身体的整体健康状态。如果您有关于自身体质或健康的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疗人员或营养师获得个性化的指导。
偏酸性的体质是我们所追寻的。
A、正确
B、错误
B
“酸碱体质”本身就是一个伪理论。人体时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其中很多反应对酸碱度十分敏感,但人体有一套有效的调节系统,使pH值保持基本稳定,只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波动。也就是说,食用任何食物都不会改变人体的pH值,就算是喝醋也不会让人体变得酸性更强。至于“酸性体质生女,碱性体质生男”,更是无稽之谈。
扩展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测人体酸碱度需通过抽血检查多项生化指标来判断,如:血液PH值小于7.35为失代偿性酸中毒,PH值大于7.45为失代偿性碱中毒。另外,还要检查其他生化指标,进一步判断是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还是代谢性碱中毒。肾脏是调节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正常膳食条件下自尿液排出固定酸的量比碱多,故尿液PH值一般在6.0左右。根据体内酸碱平衡的实际情况,尿液PH值可降至4.4或升到8.2。此外,所谓过酸、过碱,从医学上来讲就是酸碱平衡失调,即酸中毒或碱中毒,一般来说比较严重了,需要到医院就医或住院治疗,不是通过吃保健食品可以调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