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研对话
聚力前行
海淀区教育党校暑期实训纪实
前言
在教育强国部署之年、海淀区能力作风建设年,2025年7月9日到7月13日,海淀区教育党校以“深研对话·聚力前行”为主题,集结党校全体教师、专家学者、优秀同行,组织开展了暑期全员实训系列活动。一周高强度的研讨以培训者专业能力进阶为目的,以沙龙、工作坊、专题讲座为形式,使得各位老师收获满满,踌躇满志,大家共同规划了新时代教育干部培训的新方向和新路径。
区域联动:协作体激活培训新生态
“中小学书记校长教育发展协作体”
培训者沙龙
教育现代化对干部培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交流与协作不可或缺。7月9日上午,建立在“中小学书记校长教育发展协作体”的共识基础上,来自不同区域的教育专家和同仁,共同探讨教育干部培训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路径。本次沙龙由海淀区教育党校(中小学干部研修中心)主办,东城区教育党校、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西城区教育学院协办,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和北京教育学院相关专家点评。活动由教育党校研发部张艳纯老师主持。
东城区教育党校聚焦培训实践过程,对培训者与培训对象关系和课程体系展开讨论。教育培训部沈宇老师以东城区青年成长营项目为线索,认为“鼓励和支持、真实需求、成长故事”的好消息应在教育现场中去挖掘;教育培训部李莺老师从理论支撑、项目设计、实践成效、特色创新等方面分享了“中学新质课程体系构建项目案例”,肯定了项目创新对教育和培训生态的重要作用。
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聚焦培训的动力机制展开分享。干训部刘晓敏副主任以优秀青年教师领导力培养高研班为案例,介绍了 “双驱动・三融合”新理念为核心的项目特色。
西城区教育学院的分享聚焦培训策略。教学处何珊副主任探讨了“研·训·行”的一体化培训策略在新锐校长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应用,体现在管理理念、支持环境、培训方式、活动设计、整合思维等方面的深度思考和知行合一。
海淀区教育党校以“小切口、深研究”的专业视角提升培训的精准性与实效性。干训部刘光艳老师重点介绍了“郭涵校长工作室”在教育家型校长培养中“五阶赋能、阶梯式成长路径”的探索,突出“跨界、共生、致远”的项目立足点。党建部杨睿捷老师通过讲述数字、数据的不同解读方式来说明其助力培训的针对性和精准性,进而说明数据循证思维在数字时代干训工作中的不可或缺。党建部佟瑶老师以培训开课和结课的细节展现更加宏观的视野,以“金起点”与“金句点”来比喻开场和结束三分钟所展现出的使命、匠心和艺术。研发部李冠宇老师以“扎实调研,培训赋能”为题,结合项目案例展示学术赋能的意义和效果,以“明实情、查实证、抓实效”,“新思路、新工具、新方法”贯穿培训始终的理念进一步诠释党校“红专并进,惟实励新”的办学理念。
更多图片
精彩的分享伴随着共鸣的掌声,专家给予高度的专业评价。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师工作与研究部副主任、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玄以“东游”“西行”“通心”“海深”来概括四区的分享,分别表达“在脚步丈量中发展教育思考”“让培训对象行动起来”“心灵沟通、情感共鸣”“见微知著”的内涵,并对这次交流的形式和内容表达了高度的赞赏。
北京教育学院教育干部学院副院长陈丹认为此次沙龙体现了在首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各区在干部培训中的不断探索和突破成效,以及成果推广的意义。同时,交流在呈现形式上体现为结构化、故事化、数据化和反思性,在特色上表现为问题导向、精准引领、理论支持、形式多元等方面的特点。
专家点评引发深入思考,同行互动将整场沙龙推向新的阶段。东城区委教育工委党校书记、东城区教育党校常务副校长崔蕊表示,分享体现出“前辈”“后浪”之间彼此赋能、彼此成长的关系,且全视角与小切口相得益彰。西城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西城区教育党校常务副校长张洁表示,这场沙龙体现各区特点又紧扣主题,与志同道合者一路同行能够体会专业幸福感。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干训部副主任刘晓敏认为,沙龙的“精心、精细和精准”体现了专业能力的区域联动,体现了新时代干训人的大情怀和大担当。
更多图片
海淀区教育党校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校长、中小学干部研修中心主任赵欣首先肯定了沙龙中所有教师所体现出的专业生长力量,认为本次沙龙彰显了“中小学书记校长教育发展协作体”成立的初心与意义,就是要以高质量培训供给体系,打造“多主体跨时空超链接”的干训众筹品牌,培育一支具有全球理解力和全国影响力的教育家型书记校长队伍,实现干部培养培训工作的迭代升级与智慧赋能,为建成教育强国贡献坚实的干训力量。本次沙龙在大家持续交流讨论中圆满结束。
理论筑基・实践引航:校长培训的新路径
专题讲座:校长培训的理论与实践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研习和对话的价值所在,上午的对话意犹未尽,下午的专题讲座大幕已徐徐拉开!7月9日下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师工作与研究部副主任、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玄为党校教师主讲了题为《校长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的专题讲座,教育党校研发部李冠宇老师主持。赵玄主任向大家简要介绍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管理和实施干部培训的宝贵经验,随后,赵主任生动深刻讲解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思考、实践、领悟的方法路径,并以此课程为例,阐释如何结合教学对象和实践经验进行教学设计,传授了故事化叙事、图片辅助、互动参与的教学策略。通过对双名工作室的实践观察,赵主任还分享了培训者如何通过在学校中考察了解学生、了解校长,挖掘校长的故事,切身感受教育精神和教育理念,从而促进自身的反思与成长。
赵玄主任的讲座兼具专题讲座、教育方法示范、党课三重属性,对未来的校长培训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启发性意义。
解码专业发展:培训师的蝶变与成长
工作坊:教育培训师专业发展路径与策略
7月10日,新一天的学习以工作坊的形式展开。本次工作坊由北京市教育学院余新教授担任导师,海淀区教育党校干训工作部主任孙哲主持。各组在余新老师的引导下,在活动、答疑和讨论中探索教育培训师的专业发展路径与策略。
余新老师从问题解决和对话的重要性切入,突出“专”(专业发展路径)这一关键词,明确胜任力的重要作用。随后,大家在各项活动中“动”起来,作为培训师的角色定位在环环相扣中得到明晰。活动一通过世界咖啡的形式来汇谈干训管理者胜任力。活动二由“相互画像”“雷达图自我画像”两项活动组成,目的在于形成干训管理者能力画像。在此基础上,余新老师介绍了培训师的四类教学风格和对工作坊的认识。
下午的讨论聚焦职业规划问题,余新教授与教育党校各位老师展开了持久深入的答疑和讨论,涵盖培训课程的有效性、专业归属感和价值感、专业提升路径、科研与工作的平衡等问题,其中蕴含诸多专业感悟与人生智慧。最后,老师们在余新老师的带领下,填写《中小学教育干部培训者职业发展规划表》,帮助自身清晰规划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路径,为未来的干训事业加载持续动力。
党建引领:党建品牌建设的精进
互动式讲座: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联动”,区域党建品牌何为?
7月11日上午的实训聚焦于党建品牌建设,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党建基地特邀研究员、北京教育学院原党校干训办公室主任苏小平为各位老师开展了《党建品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讲座由党建部杨睿捷老师主持。
讲座围绕党建品牌创建的基本要素和区校党建品牌互动工作展开,苏老师指出区校党建品牌之间呈现为相互促进、纲举目张的关系,是“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纵横联动、整体共生”的积极互动关系。
现场答疑环节,在场老师踊跃发言,苏教授也给出了准确、丰富、深刻的回复。在教育党校引领区域党建工作的功能定位上,苏教授认为党校教师应当从认知理念和专业指导方面提升专业能力。在政策发展形势上,苏教授认为党建引领、思政引领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是重要线索,“融合”具有非常重要且深远的内涵。在党建品牌指导工作过程中,苏教授认为基层党建品牌创建需要在工作思维、内涵挖掘、品牌名称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在区校党建品牌关系方面,苏教授认为党建品牌建设需要有梯度等级区分,实现区校两级品牌的高质量互动需在充分调研和展示宣传的过程中,持续深挖区域党建品牌的贡献值,找到品牌之间契合点。
补钙铸魂:以过硬作风护航新征程
书记讲党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7月11日下午,海淀区教育党校党支部赵欣书记以《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以过硬作风护航新征程》为教育党校全体党员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党课。党课由教育党校党支部组织委员佟文京同志主持。赵欣书记主要围绕八项规定的时代意义与政治内容、八项规定精神核心要求与深化路径、以“赶考”清醒筑牢作风堤坝三个方面,通过梳理脉络、解读精神和案例讲解等方式,教育所有党员筑牢思想防线,补钙铸魂,形成“不想腐”的自觉;恪守自律底线,慎独慎微,保持“不该去”的警觉;严守纪律红线,敬畏法纪,守住“不敢越”的底线。全体党员认真聆听,对照反思自身问题,坚持不懈地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优化作风,规范行为。
本阶段海淀区教育党校暑期实训活动以“深研对话·聚力前行”为主题,以“培训者专业能力进阶”为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多个维度赋能干部培训者,完成了一次系统性的专业发展路径探索,为新时代教育系统党校教师提供了学习成长的活模块、新课堂和实践场,为“十五五”时期海淀教育干训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新的激情和力量!
撰稿:何相冬
摄影:郭晨
审核:孙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