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即失业”?“非名校难进好单位”?这些笼罩在许多大学生心头的焦虑,被河南新乡一位19岁大一新生用实力狠狠击碎!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这家代表国家顶尖科技实力的央企巨头,竟向一名刚刚踏入高职校园的学子聂灿林抛出了橄榄枝!人们不禁要问: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一个大一新生,凭什么能提前锁定如此令人艳羡的“金饭碗”?答案,就藏在他那份远超同龄人的“硬核”履历里。河南新乡某高职院校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大一学生聂灿林,已成功拿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录用通知(Offer)。此消息一出,瞬间成为校园乃至网络热点,“别人家的大一”引发广泛羡慕。
国企、尤其是航天领域的顶尖国企,招聘门槛之高众所周知。一个大一新生,如何能跨越学历、资历的常规壁垒,提前获得青睐?公众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解开疑问的关键,是聂灿林金光闪闪的竞赛成绩单,问鼎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机器人运维员国家一等奖——这是国内该领域技能水平的顶尖认证。勇夺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职业技能竞赛混合现实(XR)技术应用赛项金奖——在全球技能舞台上展现中国青年工匠的风采。
同时,他还凭借卓越表现,被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河南省技术能手”称号。这是省级层面对其专业技能的最高肯定之一。另外他已考取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技师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这些证书是行业公认的专业能力“硬通货”,含金量极高。
聂灿林自己道出了成功的秘诀之一:“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对技术的痴迷是他持续钻研的不竭动力。这份热爱并非空谈,早在他16岁时,就独立搞定了家里的厨房电路装修。正是无数个这样动手实践的积累,铺就了他通往技能巅峰的道路。
在聂灿林面前,单纯的“名校光环”或“高学历标签”显得苍白。航天科工看中的,是他实实在在、经过顶尖赛事和权威认证检验的卓越技能。在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时代,真才实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职业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同样能站上国家顶尖平台的C位。
从16岁搞定家装电路,到19岁问鼎全国乃至国际技能大赛,聂灿林的成长轨迹深刻印证了“实践出真知,热爱创奇迹”。他的成功源于持续的动手实践、对技术的深度钻研以及在竞赛中锤炼出的过硬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这比任何纸上谈兵的理论都更有说服力。
当实力足够“硬核”,学历就不再是唯一的标尺;当热爱点燃行动,起点高低也无法限制飞翔的高度。聂灿林的“逆袭”之路,也提醒我们:在这个崇尚实干与创新的时代,练就一身真本领,才是行走天下最硬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