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努力让自己成为一束光,再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
古语有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当我们觉得孩子难教育,满眼都是孩子的问题时,或许最该省察的,是我们自己。
父母若不能做好自己,自然教不好孩子。
父母若看不见自身的问题,自然无法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01
父母懂自省,才能看见问题的根源。
当你发现孩子很难教育时,其实问题很早就有了。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大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种心理或行为问题,一定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孩子的问题,是果。父母的行为,才是因。
所以,当我们想批判孩子时,不妨把目光收回在自己身上,反思自己。
就像种花一样,我们看见叶子黄了,不是去怪花脆弱,而是反思施肥、浇水、松土、光照,这些是否合宜。
正人先正己,父母常自省,看见自己的问题,才能窥见教育的问题。
02
父母先改变,才能改变孩子。
有人曾把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比作鱼与水。
当鱼出现健康问题,根源往往在于水出现了状况。
若仅着眼于治疗病鱼,即便暂时痊愈,一旦将它放回存在问题的水中,病症必然反复。
教育亦是同理。
想要真正改变孩子、疗愈孩子,关键不在于对孩子的单向矫正,而在于父母的觉醒与成长。
当我们开始审视自身,主动做出改变,就如同改善鱼缸里的水质,当清澈的水流重新流淌,鱼儿自然就越来越健康有生机。
很认同一句话:优秀始于家庭,始于父母。
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你画花他就开花,你画树他便成树。
03
父母对了,孩子自然就对了。
孩子就像是一面镜子。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照单全收。你展现给孩子什么样,他就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身教甚于言传,当父母的对了,孩子自然也就对了。
为人父母,我们只有放下改造孩子的执念,转而成为更好的自己,用环境熏陶,用榜样示范,孩子才会跟随我们的步伐,一路前行。
你的为人、态度和行为,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体现在他们的行为中。
所以,从今日起,放下说教、打骂和逼迫的旧方式,时常自省,勤奋自勉。
先努力让自己成为一束光,再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