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计算机之父通常被认为是阿兰·图灵(Alan Turing)。然而,也有人认为是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因为他对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设计和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阿兰·图灵在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基础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而约翰·冯·诺伊曼则以其在计算机体系结构方面的贡献而闻名。因此,这两位都被广泛认为是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但实际上,计算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很多人为此做出了贡献。
现代计算机之父是谁:
A.图灵
B.香农
C.约翰.奈斯比特
D.诺伊曼
D.诺伊曼
冯·诺伊曼(Neumann,John von),是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于1945年提出了“程序内存式”计算机的设计思想。这一卓越的思想为电子计算机的逻辑结构设计奠定了基础,已成为计算机设计的基本原则。由于他在计算机逻辑结构设计上的伟大贡献,他被誉为“计算机之父”。
诺伊曼于1903年出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他是一个数字神童,11岁时已显示出数学天赋。12岁的诺伊曼就对集合论,泛函分析等深奥的数学领域了如指掌。青年时期,诺伊曼从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从此,他更是如鱼得水,在数学在海洋中畅游。在获得数字博士之后,他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第一批终身教授,那时,他还不到30岁。
诺伊曼不仅是个数学天才,在其他领域也大有建树。他精通七种语言,在化学方面也有相当的造诣,曾获苏黎世高等技术学院化学系大学学位。更为难得的是,他并不仅仅局限于纯数学上的研究,而是把数学应用到其他学科中去。他对经典力学、量子力学和流体力学的数学基础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并获得重大成果,这些都说明诺伊曼具备了坚实的数理基础,和广博的知识,为他后来从事计算机逻辑设计提供了坚强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