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朝在西南地区实施的主要政策包括“改土归流”。
明朝和清朝初期,西南地区的很多地方由土司统治,这些土司拥有世袭的权力,对所管辖的区域有很大的自主权。为了加强中央政府对这些地区的控制,明清两朝推行了“改土归流”政策。
“改土归流”的主要内容是将土司制度改为流官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取消土司的世袭权力,由中央政府直接派遣官员(流官)来管理这些地区。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减少地方割据势力,促进民族融合和地区发展。
这一政策在明清两朝逐步推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大增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边疆地区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明清两朝在西南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规定按田亩多少纳税,允许人口流动
B.在当地推广±司制度
C.康熙时为平息“三藩之乱”而加以大规模推行
D.由中央政府任命行政官员实施直接统治
D
永乐年间,西南地区的两个宣慰司叛乱,明朝派兵平定以后,改设贵州布政使司,从此贵州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这种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朝廷派遣留官直接统治的变革,称为“改土归流”。
扩展知识
改土归流,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加强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