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就要迈入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这个暑假是他适应集体生活的“备战”关键期。入园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一步,也是父母需要用心准备的“家庭工程”。为了帮助孩子更顺利地开启这段新旅程,建议家长从生活、能力、心理、社交这四个方面着手,帮孩子提前熟悉幼儿园的节奏,减少入园后的焦虑和不适,让孩子自信地拥抱幼儿园新生活。
调整作息,契合幼儿园节奏
幼儿园宛如一座精密运转的小时钟,有着相对固定且规律的作息时间,起床、用餐、午睡、游戏活动等环节就像一个个精准咬合的齿轮,有序地推动着孩子们在一日生活中的成长。在暑假,家长可以化身为智慧的“调钟师”,有意识地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来安排孩子的
生活。
早起早睡
从入园时间看,幼儿园的入园时间通常是7:30-8:00。家长可以按这个时间倒推孩子的起床时间,帮他逐渐养成早起的习惯。
比如,暑假前小宇喜欢晚睡,经常上午9:00点多才慢悠悠地起床,小宇妈妈意识到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入园适应,便提前调整作息。每天7:30,妈妈用温暖的拥抱和轻柔的音乐唤醒小宇,还准备好丰盛的早餐。经过一段时间,小宇养成了早起的习惯,精神饱满,在两个月后顺利地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节奏。
调整午睡
幼儿园的午睡时间通常为12:30-14:30,是孩子们恢复能量的关键时段。家长在暑假里也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安排孩子午睡。
比如涵涵以前总是下午三四点才午睡,然后晚上睡得很晚。了解了幼儿园的午睡时间后,爸爸提前帮涵涵调整作息,会让涵涵早起,午饭时间也提前了,然后通过拉窗帘、调暗灯光和播放摇篮曲的方式,帮助涵涵在每天12:30左右入睡。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涵涵适应了新的作息。进入幼儿园后,也比其他小朋友更快地适应了午睡。
培养自理能力,增强独立意识
在幼儿园这个小型社会里,孩子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如吃饭、穿衣、洗手、如厕等技能。家长可以利用暑假,引导孩子逐步掌握这些技能。
许多孩子在家习惯由家长喂饭,进入幼儿园后需要独立进食。如果孩子还处于这种情况,整个暑假家长应逐步鼓励孩子自己拿勺子或筷子吃饭,即使一开始弄得一团糟,也不要急于批评,而是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慢慢练习。
比如阳阳刚开始依赖奶奶喂饭,妈妈意识到之后,在暑假开始鼓励他自己吃饭。虽然刚开始饭菜撒得到处都是,但妈妈总是微笑着说:“阳阳真棒,下次我们争取少撒一点。”在妈妈的鼓励下,阳阳越来越熟练,进入幼儿园后,是独立进餐的小标兵,总是被老师表扬,孩子也变得很自信。
穿衣穿鞋也是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家长可以在暑假里慢慢教孩子分辨衣服的正反、鞋子的左右,让他尝试自己穿脱。
婷婷以前不会穿鞋,于是妈妈给她买了卡通图案的小凉鞋,耐心地教她分辨左右,经过多次练习,婷婷终于学会了自己穿上喜欢的小凉鞋啦!
提前熟悉环境,缓解分离焦虑
孩子对陌生环境常常感到恐惧和焦虑。家长可以利用暑假经常带孩子到幼儿园附近看看,让孩子对幼儿园的外观有初步印象。有些幼儿园会举办开放日,家长要积极带孩子参加,让他亲身体验幼儿园游戏和活动的丰富多彩。
比如,乐乐妈妈在暑假里带他参加了幼儿园开放日,乐乐被色彩鲜艳的玩具和亲切的老师吸引,玩得很开心,回家后兴奋地讲述幼儿园的经历,对幼儿园生活充满期待。
家长还可以通过绘本或故事,如《我爱幼儿园》和《幼儿园的一天》,让孩子提前了解幼儿园生活,减少他对幼儿园的恐惧感。
社交准备,培养表达与沟通能力
幼儿园是充满互动的集体环境,孩子需要与老师和同伴有效沟通。清晰的自我表达和得体的社交互动,是孩子顺利融入、建立友谊的关键。家长可在暑期重点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准备:
01
拓展社交圈,练习互动礼仪
● 创造互动机会
家长可以在暑期带孩子去公园或游乐场锻炼社交能力。轩轩以前较为内向,暑假期间,妈妈带他去游乐场玩,起初他只是胆怯地观察。通过妈妈的鼓励和引导,轩轩开始主动与小朋友交流,甚至分享玩具。经过暑假的锻炼,他变得善于交朋友,也喜欢交朋友了,入园后很快就和几个小朋友打成一片,大大缓解了入园焦虑。
● 教授基础礼仪
教会孩子使用“你好”“谢谢”“对不起”等基本礼貌用语,理解并遵守简单的社交规则(如轮流、分享),帮助他在交往中更加得体。
02
提升表达能力,清晰陈述需求
进入集体生活,孩子需能清晰表达自身需求和感受。家长可通过日常互动进行有意识的练习:
● 日常对话引导
首先,用选择问句替代简单问句。例如,在吃饭时,不说“你要不要吃饭?”,而是问“你想吃米饭还是面条?”引导孩子做选择并表达。
其次,鼓励和帮助孩子学会用完整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孩子想要玩具时,引导孩子说出玩具名称和原因,如:“妈妈,我想要玩这个小汽车,因为它跑得快。”
● 提问技巧运用
家长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梳理思路,让孩子能更清晰地表达需求。
比如,当孩子模糊表达,如“我疼”时,家长可以细化提问“宝宝你是哪里疼?是肚子疼还是头疼?”来帮孩子学会整理思路,充分表达。
● 角色扮演游戏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模拟幼儿园的场景。家长扮演老师,孩子扮演小朋友,练习向老师表达需求,如:
“老师,我想上厕所。”
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像小演员一样,在游戏中自然练习与老师、同伴沟通的表达方式,为入园后的交流做好准备。
● 绘本阅读引导
首先,为孩子精选主题绘本,如《我会表达自己》《我的感觉》等有关表达需求和情绪管理的绘本,通过亲子共读让孩子理解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其次,家长在亲子共读时,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画面,提问:“画中的小朋友想做什么?他是怎么表达的?”并鼓励孩子模仿。孩子会从绘本中学会新词汇和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
暑假很漫长,但对于马上要入园的孩子来说,也很短暂,是重要的准备期。相信经过家庭的共同努力,孩子定能满怀期待地迎接幼儿园的新生活。
来源 |《父母必读》杂志
作者| 杨新华(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县直机关幼儿园书记、园长)
编辑| 董俐莹
排版 | 小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