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绽芳华 全域育人谱新篇
开心田螺
2025-08-17 19:28:05
0

在全市教育的广阔天地间,五育并举的育人实践正以多元姿态蓬勃生长。各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自身土壤深耕细作,将乡土情怀融入教育肌理,让红色基因与生活智慧在实践中自然传承;以经典浸润心灵,用常态化活动涵养品格,使知识在生活场景中生根发芽;聚焦体魄强健与心灵美育,让运动活力与艺术氛围充盈校园每个角落;更将劳动融入日常,让实践的汗水浇灌出责任与担当的幼苗。这些各具特色的探索,共同汇聚成全市五育并举的生动画卷,彰显着培养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坚定追求与创新活力。

郊区红阳初中:

乡土育新苗 五育绽芳华

踏入郊区红阳初中校园,整洁的环境透着生机,浓郁的翰墨书香沁人心脾,每一处细节都印刻着独特的校园文化。近年来,该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体系,以课堂为主阵地,借兴趣小组为羽翼,在补短板中强根基,在创特色中求突破,让“五育并举”成为激活育人活力的引擎,不仅收获了丰硕的办学成果,更走出了一条独具风格的特色发展之路。

德育:以乡土为根,育赤子之心

该校把身边的红色印记化作生动教材,组织师生走进陈独秀纪念馆、左光斗纪念馆,在陈瑶湖桐东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前听老党员讲当年的故事,红色基因就在脚步丈量过的土地上悄然传承。传统节日里,德育更显温情,清明节,学生们伏案写追思家书,笔尖划过纸页,是对先辈的惦念;端午节,一封封写给家人的信,让孝老爱亲的情愫在字里行间生长。

校园里的德育从不说教。学校心理活动室的沙发上,常有学生和老师轻声交谈,考试的焦虑、成长的烦恼,都在耐心疏导中慢慢化解。当“文明校园”评选时,有学生弯腰捡起操场角落的碎纸片;当“孝心少年”活动里,有人主动给长辈捶背——这些瞬间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深刻懂得:德育是唤醒,唤醒对家乡的眷恋、对生活的热忱,就像田埂上的苗,既要扶正,更要扎进乡土的根。

智育:让知识长在田埂上

面对乡村教育的实际,该校把智育的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双减”政策下,作业不再是厚厚的习题册,语文作业是给村里的老磨坊写段解说词;化学课上,学生正用塑料瓶做简易净水器;课后服务时,实验室搬到了田埂——孩子们蹲在地里测土壤pH值,举着手机拍二十四节气的庄稼变化,知识就这样从课本里“走”出来,在泥土里发了芽……

为了让课堂更鲜活,该校架起云课堂,和城区学校共享课件;邀请城区学校名师常来校听课评课,各种名师优质教案成了全校老师们案头的“常客”。教学评价也跟着改变,老师们备课结合乡土案例,作业转变成解决实际问题。当学生用化学知识帮老乡分析土壤肥力,用法治常识给邻里讲纠纷调解,学生们真切感受到——知识不是摆在书柜里的书本,而是能让生活更亮堂的工具,就像老农说的:“书读透了,地能种得更好;地种好了,书才算没白读。”如今,该校在郊区考核中稳居前列,乡土里长出的智慧,结出了扎实的果。

体育:让操场连着田野

红阳初中的体育课,从来都是校园里最鲜活的风景。早操的哨声划破晨曦,课间训练的身影跃动在阳光下,周末的操场常有自发组队的球赛,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更是全校沸腾的盛事——连课间休息都特意留足了活动时间,体教融合的理念,就藏在这些奔跑、跳跃、协作的瞬间里。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在这里有了最生动的注脚。曾有些怯生生的学生,如今在跑道上冲过终点线时眼里闪着光;曾总躲在队伍后排的孩子,在拔河比赛中攥紧绳子时涨红了脸,和队友一起喊出整齐的号子。体育教给学生的,远不止投篮的准度、跑步的速度,更是摔倒了再爬起的勇气,是为了团队目标并肩向前的默契,是在汗水里读懂生命蓬勃的热爱。

操场从不是简单的赛场,而是让成长看得见的地方。

美育:把乡土画成最美的画

红阳初中的美术课的课堂常常设在田埂上。老师拾起树枝,在湿润的泥地上画下一片摇曳的油菜花,学生们跟着临摹,笔尖扫过之处,仿佛有金黄的花浪在风里起伏。音乐课上,竹笛吹起《茉莉花》的调子,学生们跟着哼唱,声音清亮得像山涧淌过的泉水,混着窗外的蝉鸣,成了最动听的和声。

这方校园从不缺美育的教材:田野是铺展的调色盘,四季轮换着泼洒绿的、黄的、红的颜料;虫鸣鸟叫是天然的乐谱,清晨的麻雀、夏夜的蟋蟀,都在唱着独有的旋律。老墙根的砖雕刻着岁月的纹路,农家灶台上的剪纸透着生活的喜气,这些藏在身边的美好,都成了课堂上鲜活的教具。

学校的美育课总带着泥土的气息,美术老师教学生用麦秆拼贴乡村图景,用树叶拓印四季的脉络;音乐老师收集田间地头的歌谣,编成琅琅上口的乡村小唱;语文老师组织“最美乡音”朗诵会,读的是村里的故事,念的是地里头的庄稼。每学期的艺术展,展览室里摆满了“乡土创作”:泥捏的小猪憨态可掬,草编的蚂蚱似要蹦跳,玉米皮编的挂毯透着阳光的颜色……都透着满是真诚的热爱。

劳育:在汗水中长本事

乡村的土地,本就是劳育最生动的课堂。红阳初中把劳动种进了日常:每周的劳动日,操场被扫得露出青石板的纹路,图书室的书架码得整整齐齐;学校的小农场里,翻土的锄头扬起细尘,播种的指尖沾着泥土,收获的筐子盛满沉甸甸的果实——从春到秋,学生们全程参与,把汗水洒进每一寸土地。生活劳动课上,切菜的刀刃与案板碰撞出节奏,针线穿过布料留下细密的针脚,这些琐碎的技能,都在亲手实践里慢慢学会。

劳动里藏着最真切的感恩。寒暑假的作业清单上,“给父母做顿饭”“帮长辈晒粮食”是必选项。学校用劳动积分卡记录每一份付出:种活一盆花得1分,在菜园劳作一次得5分,积分能兑换“劳动勋章”或“劳动小能手”奖状,每一份付出都值得被尊重,汗水滴落的地方,总会长出幸福的果实。劳动教会学生的,不只是翻土的力度、缝补的技巧,更是对“一粥一饭”的珍惜,对“亲手创造”的自信,对生活本真的热爱。

老湾初中:

五育并举绘就乡村教育新图景

在郊区的沃土上,老湾初中如一颗温润的明珠,镶嵌在错落的民居与绵延的田野之间。这里没有城市校园的喧嚣,却有着独属于乡村教育的宁静与生机。学校以“五育并举”为根本遵循,将立德树人的初心融入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每一寸土地,让德智体美劳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别样的成长光彩。

德育铸魂:在浸润中播撒信仰的种子

上学期间,每个清晨的校园都从整齐的脚步声中苏醒,操场之上,规律的律动从未间断。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更是雷打不动的约定,五星红旗总会伴着朝阳冉冉升起,国旗下的讲话从未缺席——校长讲述“九一八”等抗战故事,班主任分享各种榜样故事,学生代表朗诵原创爱国诗歌。这些日复一日的话语如春雨般持续滋润心田,悄然培育着孩子们对祖国与生活的热爱。

周三大课间,教学楼前回荡着经典诵读声。该校自主编选《经典诵读》教材,初中部、小学部依次进行,这种沉浸式教育,让孩子们触摸中华文明脉络,读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密码。

经典浸润的书香之外,德育的触角还延伸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该校聘请法治副校长,带来“模拟法庭”等普法活动,联合公安部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家长委员代表会的家校互动、“净校行动”的弯腰身影,让德育可触可感。“雷锋日”的社区服务、端午节合唱比赛等等,让信仰在实践中生根。留守儿童之家的“心灵电话”、心理咨询室的“阳光信箱”、教师包保制的促膝长谈、生命安全教育以及国防教育的体验活动,更让德育成为对心灵的温柔呵护。

智育提质:在探索中点亮思维的火花

从课堂内的智慧碰撞到课堂外的实践探索,老湾初中的智育始终扎根生活土壤。

学校集体备课记录本上的批注,凝聚着教师团队的智慧。每学期开学以及期中期末教研组精心制作并加盖在老师备课笔记上的印章,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课堂上,鸡蛋浮沉实验诠释浮力原理,校园桃树成为说明文素材,农作物生长解读气候知识,让课本与生活无缝衔接。

学科活动拓展着智育边界,学校创意开展的“超市物价计算大赛”中,模拟购物练就运算能力;“乡村英语角”中,田间花草成为对话素材。课内外的兴趣小组活动更让学生的探索欲自由生长——实验室里观察叶片脉络,图书室中修改原创诗歌,计算机教室用代码编织游戏,每个孩子都能找到知识花园里的专属花朵。

体育强体:在跃动中奏响青春的节拍

体育的活力不仅在于时间的保障,更在于多元活动中生长的力量。

学校扎实践行每天两小时的体育时光,这成了孩子们雷打不动的“能量补给站”。课间跑操的脚步声震彻田野,整齐的队列如流动的浪潮;眼保健操的旋律里藏着专注,指尖轻按是对健康的守护。校园篮球联赛的决赛现场,加油声几乎要掀翻屋顶,替补队员攥紧拳头的紧张、得分后相拥的雀跃,让团队精神在汗水中悄悄生长。

除了这些热烈的竞技场景,校园里更有多样运动绽放的独特光彩。八段锦的舒展、跳绳赛的翻飞、亲子接力的默契,共同勾勒出多元运动图景。冬季长跑时同学相携前行的身影,1000米终点处全场自发响起的掌声,无不诠释着体育的真谛——它从来不止是体能的锻炼,更是意志的磨砺与合作精神的悄然培育。

美育润心:在熏陶中涵养心灵的诗意

美育的浸润,从来都藏在校园的寻常时光里。

课间的广播像位贴心的乐师,时而送来《茉莉花》的清雅芬芳,缠绕着走廊里追逐的身影慢慢沉淀;时而奏响《少年中国说》的激昂旋律,把午后趴在课桌上的困倦轻轻唤醒。校园艺术节更是成了创意的盛宴——秸秆拼贴的乡村风光里藏着田野的呼吸,合唱《乡间的小路》时扬起的笑脸比阳光还亮。

而当目光掠过校园的角落,美育的痕迹便愈发清晰。教学楼的走廊化作“会生长的画廊”,每学期更新的画作里藏着孩子们的奇思妙想;花坛边的石头被画上歪脑袋的太阳和咧嘴笑的花朵,成了会跟路过的人打招呼的“小调皮”。最动人的是那些平日沉默的孩子,当他们站在校园歌手大赛舞台中央唱起第一句歌时,眼里突然亮起的光,像星星落进了眼眸——这正是美育最温柔的力量,悄悄滋养出心灵深处的诗意。

劳动赋能:在耕耘中厚植成长的沃土

劳动教育的底色,是泥土的芬芳与实践的温度。

劳动实践基地的墙壁上,“3月栽苗”“5月疏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播撒希望,耕种梦想”的标签像一枚枚成长勋章记录着时光。劳动课上,孩子们握着小锄头除草的模样虽显笨拙,额头的汗珠却映着对收获的热切期待;水桶摇晃着浇下的清水,仿佛在悄悄孕育着秋天的甜。

校园内外的劳动教育更成了校园里的欢乐嘉年华——低年级孩子把校服叠得方方正正,还会给衣领“理理造型”;中年级的“胖饺子”鼓着肚皮,下锅时溅起的水花里都是笑意;高年级炒出的家常菜飘着烟火气,得到家长和老师的点头时,小厨师们的眼睛亮得像星星。这些双手创造的瞬间,让“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变得可触可感。

当劳动融入日常,便成了成长的养分。教室里的卫生角,孩子们打扫得干干净净,摆放得整整齐齐,勇夺荣获班级流动红旗;班级负责的那块地方,栏杆擦得亮闪闪的,能照见人笑的模样。

五育如五条奔涌的溪流,在老湾初中的土地上汇成滋养成长的江河。孩子们在经典诵读中涵养浩然正气,在知识探索中点亮思维火花,在奔跑跳跃中强健少年体魄,在艺术旋律中温润柔软心灵,在田间劳作中懂得责任担当。这所郊区初中用日复一日的实践证明:教育最美的模样,莫过于让每个孩子都像田野里的幼苗,循着自己的节奏扎根、拔节,最终绽放出独属于自己的光彩。

来源:铜陵日报 杨竹青 文/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安徽三所大学揭牌亮相 安徽第二医学院,正式亮相 8月16日,安徽第二医学院在合肥市新桥校区举行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 根...
“苏超”小课堂③丨“老三不让老... 我们依旧用心备了课 接下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本节课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设置要求和球迷已有...
《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来源:中证金牛座 财政部8月11日消息,财政部、教育部修订并发布《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
实战砺剑:民警转正考核见证锋芒... 8月12日,江西省洪城监狱2024年录用民警试用期转正考核正式拉开帷幕。笔尖沙沙作响,队列呼号铿锵有...
托管服务“穿马甲”,暑期一些地... 聚焦 自习室里不“自习” 托管服务“穿马甲” 暑期一些地方学科培训“隐蔽作业” 8月初,家住北方某大...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就业、深造情况... 点这里 ↑ 老满说高考 作者 l 老满 生涯规划师l 升学顾问l 拆书家 大家好,我是升学顾问满路,...
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公布,精确测... 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这是2020年中国和尼泊尔共同测量后确认的数据。珠穆朗玛峰的...
德贤持有高风亮节,公正如烛,毫...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这句古语出自旧唐书·杨师道传中歌颂魏徵的诗句。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说,品德高...
找准真需求 提升硬实力(在一线... 本报记者 丁雅诵 前段时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张百川通过答辩,顺利毕业。些许不同的是,他...
教育强国视域下高校“国际化+”... 当今中国对拔尖人才的需求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2025年初,《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