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本科留学市场正经历着一系列的挑战。
政策波动、国际关系变化、教育法案争议、签证受阻......种种不确定性之下,媒体报道中不时出现一些唱衰美本的声音。
然而,随着今年美本申请开启,一连串的最新数据似乎呈现出相反的趋势——
更多教育/选校/留学问题,可添加规划师V:ischool114,1V1咨询
4天437万人注册
美本26Fall开局“杀疯了”?
一般来说,每年CA会等到11月1日之后才公布第一波早申请数据。然而今年,CA破天荒地提前“剧透”——原因只有一个,申请的人数实在太多了!
从8月1日系统开放,到美东时间8月4日上午8点,不到96个小时,就有超过437万名学生注册了账户,较去年同期激增13%,也创下了开放前四天的最高记录。
其中,有15,103名申请者已经提交了自己的美本申请,共41,125份,人均申请了2.7所大学。
2026Fall的第一份申请,系统开放1小时10分钟后就已经完成了提交,申请的大学是新奥尔良洛约拉大学(2025 U.S.News全美综排第244的私立大学,堪称神速......
不是说美本要“降温”了吗?为啥还有这么多人?
当然,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还没细分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申请者占比,可能要静待11月1日后的详细报告。
但可以想见的是,作为美国本科留学的主要生源大国之一,中国学生的申请人数大概率不会少——毕竟这么多年的留学惯性和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摆在那儿呢。
学术高质量
放眼全球,美国的教育质量依然很“能打”!
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美国共有26所高校进入全球前100,15所进入世界前50。
麻省理工连续14年保持霸主地位,斯坦福排名第3,哈佛大学排名第5,加州理工学院稳居TOP10......
这些大学无论是在科研实力、学术自由度,还是产业连接力等方面,不仅在美国本土保持着领先水准,即便放到全球范围内,也拥有极高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扩招国际生
美国高校对于国际生的需求还是很高的!这几年更是接连扩招,为国际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斯坦福大学最新官宣:2026Fall增加150个名额(约30%分配给国际生)——这也是学校50年来首次本科扩招;
耶鲁大学同样表示:计划从2025秋季起每届增加100名学生;
加州大学同样大幅度扩招:到2030年UC计划大幅增加20万个学位名额(本科和研究生学位),不论是直申、转学、研究生都有机会!这一规模几乎相当于新建一个UC校区......
免学费机会更多
为吸引优秀生源,麻省理工、宾大、哈佛等高校更是接连宣布新的免学费政策,就连部分中产家庭也可以享受优惠!
麻省理工学院:从2025年秋季开始,家庭年收入低于20万美元(约144万人民币)的学生可以免学费就读该校;
宾夕法尼亚大学:从2025-2026学年开始,获得免全额学费资格的家庭,年收入门槛从14万美元提高到20万美元;
哈佛大学:家庭年收入低于20万美元的学生,将免除学费。
目前,MIT、哈佛对美高生、国际生都采用Need-Blind政策(即在录取学生时,不会考虑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学费支付能力,仅依据学生的学术能力);宾大仅对本土学生实施Need-blind政策,对于国际学生采取Need-aware政策(即学校在评估入学资格时,会综合考量申请者的助学金申请情况)。
但不论哪种政策,各校都在陆续降低奖/助学金的门槛,持续吸引优秀学生!
人数暴涨
未来申请趋势新变化?
随着2026Fall美本申请战役正式打响,多所TOP校的招生政策出现新变化。对于申请者来说,需要提前关注哪些信息呢?
1.早申格局重构,机会窗口分化
这两年,越来越多学校加入早申阵营,莱斯大学、佛罗里达大学、芝加哥大学纷纷新增早申轮次,直接让竞争激烈程度再上一个台阶。
到了今年,又有2所学校新增ED通道: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开放ED选项,成为继弗吉尼亚大学后第二所提供绑定早申的TOP公立大学;
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针对商业管理和会计专业试点ED计划,11月1日报名截止,录取即绑定,于12月15日即可确定入读资格。
想要在这场“加速赛”中占据主动,更需要大家把握时间节点,做好规划和准备。
目前来看,2026Fall最早一批早申截止日期是10月15日,包括芝加哥大学ED0(9月1日开放)、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EA、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EA、佐治亚理工学院EA1、佐治亚大学EA等;
第二波截止日期在11月1日,涵盖普林斯顿大学SCEA、哈佛大学REA、耶鲁大学SCEA、宾夕法尼亚大学ED、哥伦比亚大学ED等众多学府,几乎所有US.News排名前50的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都集中在这一批次,竞争更为激烈。
2.标化政策回调,学术能力成核心
在多年“标化可选”政策后,众多TOP大学正重新要求SAT/ACT成绩。
在8所常春藤梦校中,除哥伦比亚大学将长期沿用Test-Optional框架、普林斯顿暂未发布2026年秋季招生细则外,其余6所院校均已恢复对标化考试成绩的硬性评估要求。
由此可见,在美本申请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优异的标化考试成绩依然是进入美本TOP校和衡量考生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3.新学院、新机会涌现
除了早申和标化政策的调整,今年还有一批高校的新学院、新项目陆续落地,为申请者带来更多元的选择。
芝加哥大学:今年2月宣布推出一个独特的本科专业——气候与可持续增长,并计划于2025年秋季开始招生;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今年秋季,工程学院与EECS系将联合推出电气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简称ECE),致力于推动神经科技、集成电路、微电子、纳米技术、计算机架构、传感通信、机器人、可持续能源系统等跨领域的核心学科;
佐治亚理工学院:2025计划新增天体物理学本科专业、量子科学和技术辅修专业;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开设全美首个“商业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融合机器学习与商业决策......
这些新兴项目往往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且能依托母体学校的教学资源,成为不少学生 “曲线冲刺” 的好机会。
未来美本留学
仍需理性评估
说了那么多,每个家庭还是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理性评估后做出合适的选择。
选对城市很重要
得益于美国的政治体系,州与州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在选择留学目的地时,建议大家可以优先选择对中国学生友好的地区。
在《2024美国门户开放报告》中,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和德克萨斯州是对国际生更富吸引力的三个州。
加利福尼亚州:美国西部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苹果、谷歌、Facebook等世界TOP级技术公司,吸引了大量国际生。教育实力更是不遑多让,坐拥斯坦福、加州理工、UC等高校,学术氛围浓厚;
纽约州:不仅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还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在教育方面拥有公立纽约市立大学系统,以及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纽约大学等TOP私校;
德克萨斯州:德州光是23/24学年就吸引了近9万名国际学生,教育资源极为丰富,有莱斯大学、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德州农工大学、南卫理公会大学等TOP高校。
除此之外,也要及时关注最新的政策通知,以便第一时间做好应对措施。
精准定位学校,匹配学术与发展需求
很多家长在选择学校时习惯以QS/U.S. News等排名作为参考,但留学选校的核心是“适配”——除了排名,更需关注院校的学科优势、课程设置、地理位置、就业支持以及校园文化是否与孩子的学术能力、兴趣方向和未来规划相匹配。
除此之外,这几年不少家长还开始关注学校的国际生情况。此前,美国教育网站College Factual就曾发布《最适合中国学生的美国大学》,包括:
No.1 哥伦比亚大学
No.2 南加州大学
No.3 东北大学
No.4 卡耐基梅隆大学
No.5 纽约大学
No.6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 - 香槟分校
No.7 波士顿大学
No.8 康奈尔大学
No.9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No.10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另外,像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罗切斯特大学等校,虽然中国学生总人数不算太多,但在国际生中的占比还是很高的!
多国联申布局,关注英澳港日新留学
尽管今年申请季开局即人数爆满,但大家无需太过焦虑。毕竟考虑到留学申请的特殊性,也不排除部分学生“申请归申请,读不读是另一回事”。
在当前国际教育形势日趋多元的背景下,“多国联申” 已成为越来越多留学生和家庭的理性选择。
对于国际生而言,凭借一份成绩(如IB、A-Level、AP或语言成绩)即可同时申请多个国家/地区的大学,不仅能最大化利用申请资源,更能通过分散目标降低风险,为自己争取更多升学可能性。
以中国香港为例,香港大学等学府完全接受A-Level成绩申请,有些专业的官方门槛仅为AAB——尽管在日益激烈的申请竞争下,成绩要求有所提升,但对于国际生来说,也多了一个上岸机会。
不仅如此,不少国际学校也开始增设国际课程。例如青浦协和新增IBDP、日本EJU课程;阿德科特新增IBDP、AP以及港日新升学方向;临港世外新增中德班......学生们完全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学术方向及未来规划,选择适合地课程,冲刺心仪的学校~
总而言之,每年申请季,对于满怀憧憬的准留学生而言,都是一场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的旅途。
但幸运的是,随着国内教育资源的日益丰富,每位学生都能有多元而丰富的选择,跨越重重难关,向着梦想的学府迈进。
2025年11月1日
第八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
聚焦英美/日韩/中国香港/新加坡/德国
DSE/EJU/小语种/中外合作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