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打篮球的十八岁小伙,是父母眼中的骄傲 想像哥哥一样,看见更大的世界
吴楼炫 贾恒 摄 |
吴楼炫的家在丽水市莲都区城郊,50多年前修建的泥木结构老屋,在一片砖房中显得突兀。屋里陈设简单,只有一张饭桌和几张凳子。
两间卧室,住着吴楼炫一家六口,爷爷奶奶住一间,他和父母、哥哥挤在另一间。
吴楼炫的父亲是个装卸零工,经常扛着几十斤的货物在烈日下奔走。母亲在工厂上班,月收入不过3000多元。爷爷奶奶身体都不太好,医药费是这个家庭省不了的开支,加上吴楼炫兄弟俩的读书费用,家里时常捉襟见肘。
“哥哥能做到的,我也可以。”哥哥年长吴楼炫6岁,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如今正在备战考研。在吴楼炫的成长过程中,哥哥一直是他的榜样。吴楼炫一直喜欢化学,但进入丽水中学后的首考只考了83分,对他打击很大。他没有放弃努力,错题本被翻得卷了边,课间追着老师提问是常态,成绩终于稳步上升。
吴楼炫总能从每周的生活费里省下一些钱,除了必要的伙食费外,几乎没有额外的开销。篮球场是唯一能让他忘记计算余钱、感受自由自在的地方。这个文静的少年,在球场上是另一副模样:奔跑穿梭、开怀大笑、挥汗如雨,“很放松,很快乐。”
今年高考,吴楼炫考了628分,填报志愿时,他选择了几所省外的学校,最终被太原理工大学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录取。妈妈念叨着“太远了”,但她心里明白,小儿子想去外面闯一闯,像哥哥一样,看见更大的世界。
哥哥得知消息后,特意打来视频电话,为弟弟讲解了大学生活的规划。“兄弟俩互相帮衬,我们做父母的,再苦再累都值。”吴妈妈笑着说,“两个儿子都是我们的骄傲。”
这个暑假,虽然已经获得了中天·钱报的助学金,吴楼炫也没有闲着。他一边学车,一边帮父亲搬水、卸饮料。18岁的小伙,可以稳稳扛起两箱矿泉水,他总是笑着说:“我多干点,爸爸就能少受累。”
吴楼炫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首先要脚踏实地学好专业知识,拓宽视野、提升自我,平时还得多多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
丽水日报记者 管丽芬 实习生 黄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