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小学一二年级周课时缩短的新闻想必各位家长都刷到了,一周五天有四天都是三点放学,这种时间安排单是想想,都足以让家长们头疼了,双职工家长想在3点钟抽出时间去接孩子,还是太难实现了。
而当地教育局硬刚家长投诉的做法也证明了一个事实——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朝着“素质教育”的过度迫在眉睫,无论家长再怎么投诉,都改变不了这一现实,如果连这一步都做不到,素质教育也注定要成为天方夜谭了。
其实不只是广东家长,很多家长都在不知不觉间陷入“双标”,一方面羡慕国外的素质教育和快乐教育,另一方面国内真的开始“减负”后,自己又不愿意在教育上“被添麻烦”,这一点从作业上就已经能看得出来了。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起点,也是孩子们挖掘天赋的开始,当谈及对教育的宏大目标时,家长们都希望学校老师能找到孩子们的天赋和闪光点,可当学校老师真的安排了这样灵活的作业时,家长们却不乐意了。
一名小学老师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画下妈妈的睡姿照”,这个看似普通的创意作业,却意外成为家长们的“社死现场”。
孩子们交上来的作品不仅写实度极高,还毫不留情地展现了家长们在私密空间中最真实的一面——戴着眼罩、衣衫不整、四肢伸展的睡姿被孩子们一笔一画地记录下来。
这些充满童趣却又极度写实的画作让许多老师忍俊不禁,憋着笑给了满分评价。可当这些作业被家长看到,心情就截然不同了。
有的孩子似乎已经预见到了可能引发的“家庭风暴”,在画作旁边贴心地加上一句“生气的妈妈依然很美”,更有孩子干脆把全家人的睡姿都画了个遍,包括爸爸、妈妈、弟弟妹妹,甚至连自己也不放过,俨然成为了一幅“家庭睡眠全景图”。
事实上,也的确有家长因为孩子的作业而发火,认为孩子曝光了自己的隐私甚至是秘密,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隐私”和“秘密”的概念认知是不完全的,跟成年人的认知存在很大偏差。
在他们纯真的世界里,观察到什么就画出什么,没有修饰,没有掩饰,只有最直接的表达,这种不加过滤的表达方式虽然让家长尴尬,却也恰恰展现了儿童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和不设防的天性。
而老师布置这样的作业,一方面是想锻炼孩子观察生活日常的能力,另一方面自然也是希望挖掘一下孩子的绘画天赋,如果美术作业都是要求孩子花一些教科书上有的内容,那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表达能力又该如何被挖掘呢?
站在孩子们的视角来看,这份作业其实很简单,他们的行为更多是出于好奇和探索,而非故意暴露家人隐私,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画、什么不该画。
但任何教育活动都可能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就像“减负”会导致学生们放学过早一样,自由度比较高的作业也容易触及家庭私密领域,让家长感到尴尬。
对于家长而言,面对孩子上交的这类“社死”作品,最明智的态度或许是一笑而过。过度责备反而会伤害孩子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望。真正开明的家长能够理解孩子的童真,并将这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作品当作家庭成长过程中的珍贵记忆保存下来。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