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九月,空气里开始飘起桂花香,也飘来一个年复一年的灵魂拷问:教师节,到底该不该给老师送礼?
朋友圈已经开始分化成几大阵营:一派早早备好精美礼盒,一派坚持“心意重于形式”,还有一派在送与不送之间反复横跳……
先说结论:送,可以送。但送什么、怎么送,才是关键。
教育部早有明文规定,严禁教师收受贵重礼品。但一枝鲜花、一张贺卡、一句真诚的祝福,从来都在允许和欢迎的范围内。
问题的核心不在于“送不送”,而在于“为何送”。如果是为了让孩子受到特殊关照,这样的礼最好别送。如果是为了表达真挚的感谢,那么一份用心的礼物无疑是最好的桥梁。
我问过几位执教二十多年的老师:“收到过最难忘的教师节礼物是什么?”
答案出乎意料地一致——都不是什么贵重物品。
一位语文老师说,她最珍惜的是一个已经泛黄的笔记本,里面记录了全班每位同学最喜欢的一堂课、一个瞬间。“那么多年过去了,我还会时不时拿出来看。”
一位数学老师说起曾经收到学生亲手做的立体几何模型:“粗糙但用心,我现在还摆在书架上。”
一位退休老教师则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装满了几十年来的学生贺卡:“这些是我职业生涯最宝贵的财富。”
你看,真正被记住的,从来不是价格,而是心意。
基于多位老师的“非官方调查”,我整理出这份送礼清单,保证既体面又暖心:
老派但永远有效。亲手写下的感谢话语,比任何昂贵礼物都珍贵。让孩子自己动手画些图案,更有意义。
收集每个同学的照片和留言,制作成册。这份集体的心意,老师不会拒绝,也会真心喜欢。
一个保温杯、一盆绿植、一本好书... 贴心不贵,老师日常能用得上。
孩子亲手做的小手工,无论幼稚与否,都是无可替代的心意。
组织同学们录制一段祝福视频,或者制作电子相册。新时代的表达方式,同样温暖。
其实,教师节礼物最重要的不是那件实物,而是背后传递的尊重与感谢。
最好的礼物,是平时对老师工作的配合与支持;是孩子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是多年后,还记得回来看望老师,说一声“谢谢您当年的教导”。
今年教师节,如果你还在纠结,不妨就让孩子画张贺卡,写上最想说的话。没有老师会拒绝这样真挚的心意。
礼物只是情感的载体,真正珍贵的,永远是那份铭记在心的感恩。
谨以此文,向所有教书育人的老师们道一声:辛苦了,教师节快乐!
【欢迎转发分享,说说你记忆中最特别的教师节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