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高考语文备考的核心策略,就是‘精准教研·高效课堂·科学训练’,最终要实现教、学、考无缝衔接。”近日,龙岩一中语文老师陈亚娟在接受采访时道出了学校备考的关键思路。
据了解,2025年高考中,该校语文成绩亮眼,130分以上达20人,其中137分居全市榜首,平均分稳居前列,这份成果正是对这一策略的有力印证。
陈亚娟在接受采访时,着重介绍了龙岩一中高三备考的三条经验:
01
精准教研
我们全程依托市教科院指导,组织教师深度参与学科会、“三题”比赛,反复精研高考命题趋势,不断优化三轮复习计划。同时,“向外学”,引进广东广雅中学、山东历城二中等名校名师经验;“向内聚”,凝聚备课组智慧,最终形成“课标—教材—考题”闭环教研体系,让备考既科学又具前瞻性。
02
高效课堂
以任务驱动为核心设计任务卡,早晚读与课堂均设限时任务,辅以即时检测,实现“学—练—评”闭环。例如文言文复习用单元任务群统领,弱化机械记忆、强化思维迁移;作文素材紧扣教材单元主题,通过课内外联动提升思辨能力。探索翻转课堂,推行“预习检测+真题探究”模式,让学生课前自主梳理基础,课堂聚焦高考真题与高阶思维训练。
03
科学训练
配合“复习—考试”双线节奏,按模块分工命题,对照细目表精选题,覆盖考点与重难点,确保“一练一得,得得相连”。考后通过精准讲评定位薄弱环节,再动态调整复习策略,避免盲目刷题,以实现靶向突破。
龙岩一中语文教学的实践,正是龙岩市高中语文教育的缩影。
近年来
龙岩市高中一级达标校高考语文成绩
稳居省内设区市前列
作文成绩特别突出
这一成果得益于扎实教研
踏实教学、丰实备考的协同推进
扎实教研:锚定方向,提升教研效能
推动“课堂转学堂”改革,龙岩市教科院依托“广龙合作”“山海协作”平台,开展6批次“走出去+引进来”模式的专题教研;组建双领衔语文专家工作室,聚焦高考命题趋势,优化集体备课机制。 目前,全市高中语文教师团队拥有省级名师1人、正高级教师3人、省学科带头人38人。借助教育基金支持,组织100名骨干教师分5批次赴华东师大研修,选派教研员分5批次赴北京师大深造,提升教研实效性。全省高中毕业班语文学科教研活动在连城开展,全市高中毕业班语文学科教学研训在武平举行。教研不再是零散经验的堆砌或走过场的形式化流程,而是通过集体备课聚焦高考命题趋势、拆解核心考点,让每一次教研都紧扣提效目标。
踏实教学:精细落地,推进课堂改革
推行“研训一体化”模式,每年召开6次专家工作室会议,2次高三学科会,精准研读课标与高考评价体系,优化备考策略。每年开展2次“送培送教”活动,惠及8所薄弱校;开展新教师岗前培训、32位引进人才教师为期两年“师带徒”研修,强化师资梯队建设。在日常教学中,注重细节打磨,如AI辅助教学、精细化试卷批阅、针对性作文素材印发 ,确保每项备考措施扎实落地。正是以训促学,以学促教,将备考方案、思维训练、素材积累这些看似繁琐的“苦功”逐项落实,才让教学路径不沦为空谈。
丰实备考:以赛促研,优化复习策略
以“课改转改课”为导向,构建“以学促赛、以赛促研”机制,每年举办析题、解题、讲题的“三题”比赛,精品课、优质课评选、整本书阅读竞赛、教学与作业设计比赛等,每两年组织教学大赛,以赛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备教学评一体”“同课异构”研磨模式,推动教学方式迭代;强化读写贯通训练,精准突破学情薄弱点,实现教考无缝衔接。备考摒弃单一的“刷题做题”,转而聚焦学情的精准捕捉、应教尽教的靶向突破。
今后,龙岩市高中语文教学将继续以“三实”为引领,加强跨区域教研合作,提升命题研究与备考精准度,进一步探索AI在个性化教学中的应用,推动教研与教学“一盘棋”深度融合,助力高考语文质量再上新台阶,为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市教科院
撰稿:苏秀扬 卢丽宽
编校:邱婷 郑嘉艺
检查:黄亦昇 杨柳
审核:冯宝庆 张伟 王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