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组建班级微信群,研读每个学生资料,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各科成绩,为大学期间发掘学生的长板和补足短板做准备,策划新生班会第一课的内容……2025级本科新生尚未报到,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副院长、教授田园已然忙碌了起来。
从2006年走上教学岗位至今,田园已经当了近二十年“老师”。“经师易求,人师难得。”这是田园的毕生追求。站上讲台,田园把高大上的宏观经济学知识,“掰开了、揉碎了”用鲜活的方式讲给学生听;走下讲台,田园坚信行为世范,对待学生要用爱灌溉,要“扶上马再送一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看到学生们能够成才、走向更好的岗位,这就是我最大的骄傲。”
拓展课堂边界,讲好中国的经济故事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也是教师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从进入北京联合大学开始到走上领导岗位,田园始终坚守自己的主阵地,承担过10余门课程的教学,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设在线课程两门,主编《国际结算》《财经素养与思辨力培养》等多本教材。
《宏观经济学》是田园教授时间最长的一门课,从最初的“单打独斗”,再到后来学院配齐教学团队,众人合作打磨精品课程,田园始终在思考如何真正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型方法来源于西方,这门课也可以说是西方经济学的宏观部分。和微观经济学与普通人有更多链接不同,宏观经济学的着眼点更‘高大上’。如何用西方的经济理论讲好中国的经济故事,又让学生们听得明白,这很考验教师的教学功底。”
最初,田园想着,只要把西方的经济理论给学生讲透就行,后来发现,学生们缺乏将西方的经济思维运用到中国现状上的知识迁移能力。“我们就开始琢磨自己编教材,把宏观经济学的前沿理论跟中国的实践结合起来,在书中加入大量的中国案例。”田园表示,在案例选择上,要按照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梳理出一条显性的、专业的内容线,同时还要按照内容情境,梳理出隐性的思政逻辑线。
从2006年走上教学岗位至今,北京联合大学教授田园已经当了近二十年“老师”。受访者供图
“我们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分成了中国主张、中国问题和中国学者三个部分,从中国有哪些战略性的倡议、中国在发展中有哪些问题,到中国学者的观点,都写进了书里。”在田园看来,只有鲜活的案例才能让学生们对大国方略有更多的感受,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每一项政策背后的宏观经济学原理,“我们还特别设计了一个‘时代微光’专栏,里面有很多百姓的故事,让学生通过这些小故事可以感受到国家命运与小家生活息息相关。”
在改进教学内容的同时,田园也在思考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如何为学生们创设更好的教学环境,“宏观经济学的知识传授不能只是在课堂上,课堂的边界也要扩展。借助于线上线下的各种资源,我们为学生创设了虚拟融合、智慧创造的学习空间,还有数字经济实验室,学生们还可以去北京市商务局等实践基地。”
随着AI技术的发展,宏观经济学课堂上的AI含量也越来越高。“我们鼓励学生使用开源工具交付学习成果。”田园也会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经济新闻中分析经济理论,再借助AI角色扮演,开发各种经济决策小游戏,打造独一无二的智慧学习园区。
在课程内容不断升级迭代的同时,田园也在更新打磨自己的备课内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与突破。”正是由于在教学上的不断探索和研究,田园获得了北京市高等学校第二十届教学名师奖等荣誉。“优秀的学生成就了优秀的老师。”在田园看来,这也是一门让自己不断成长的课程。
牵头申报数字经济新专业
“看到获批名单的那一刻,真是心潮澎湃,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
田园口中的“获批名单”是2024年3月7日教育部官网公布的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这份“获批名单”显示,北京联合大学获准增设数字经济等三个新专业。该校也是北京市属高校中首批获批数字经济专业的高校。
作为学校数字经济新专业申报的牵头人,田园十分开心,她已经为此努力了很久。“开拓一件事情是很难的。”田园表示,从专业角度来看,数字经济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与北联大的发展定位十分契合。
田园和团队老师分头行动,去外省开设数字经济专业的高校调研,翻遍每一个培养方案,结合学校的定位,一门课程一门课程筛选,最后确定课程大纲。同时,考虑到数字经济专业的实践性很强,田园还实地走访了不少企业用人部门,“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企业最看重的是学生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创新思维、数字转型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在深入了解企业对数字经济岗位的能力要求后,田园将这些都作为了课程搭建的参考指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田园笑着说道,自己在整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系统性思维,也更加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升了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
2024年9月9日,该校数字经济新专业首届本科生如期报到。就在这天下午,商务学院教学楼706教室里,在第一次新生班会上,身为专业负责人的田园见到了这批新鲜血液,并跟他们介绍了数字经济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的科学合理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今年,数字经济新专业扩招到两个班,又一批新鲜血液将如期而至。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副院长、教授田园。受访者供图
做有温度的“人师”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这句话语出《周书·卢诞传》,意思是找一个只是传授经学知识的老师很容易,找一个教学生做人道理的老师很难。
田园深以为然,“这句话是我毕生追求的目标。”在她看来,“经师”要能够“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想要成为“人师”,则要始终坚持用爱灌溉学生、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带动学生。
作为班主任,田园每次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都会很早开始准备。“我们很早就组建了微信群,方便大家交流。”私底下,田园也会认真研读学生的各项资料,从各科成绩到兴趣爱好,全方位了解每一位学生。“大学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班主任,要为学生查漏补缺,帮助学生提前定好发展方向和计划。”田园说道。
“有的孩子逻辑思维清晰,可能比较适合考公。有的孩子喜欢参军,就做好参军准备。有的想往学术方向发展,我们就帮助学生定好深造学校目标。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帮助他们规划未来。”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田园还不断将科研经历和创新思维传授给学生,她所带的学生中,90%承担或参与过教师各类科研项目。
在田园担任班主任的微信群里,很少会看到大段的文字说教,更多是她的分享,可能是一本正在看的书或者一份书单,或者一张早起的打卡图、一次锻炼记录。“我更相信潜移默化的力量,在不经意的分享中,学生可能会效仿,大家一起往更好的方向发展。”田园说道。
今年,已经成为应用科技学院副院长的她,又重新接了一个本科生班。对于初入大学的大一新生,田园最想跟孩子们说的就是珍惜大学时光,在四年的大学生活里,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