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计实践中邂逅成长之光
——秦皇岛市海港区审计局实习成长感悟
南京审计大学 郑维昭
在秦皇岛市海港区审计局度过的这一个多月,对我这个南京审计大学的实习生而言,是一场意义特殊的“桥梁之旅”,它让我终于有机会把课堂上沉淀的审计理论知识,转变成真实的审计工作实践。作为南京审计大学的一名实习生,我接触了区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以及某街道办事处财政收支审计这两个审计项目。在区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中,我主要参与了预算绩效审计以及审计报告编制相关工作;在某街道办事处的审计中,我参与了审计进点会,对河东街道2024年的会计凭证进行了初步检查。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学校所学专业知识与审计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二者相互促进,使我对审计工作有了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在学校的课程学习中,《政府审计》这门课程为我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课程中详细介绍了政府审计的基本审计流程和审计方法,但实际看到审计组往年的审计档案和工作底稿时,我也对政府审计的审计流程有了更加完整的认识和理解,明白审计并非单纯“查账”,而是从立项到整改的系统性监督。在项目中我还对《政府会计制度》进行了学习,掌握了一部分核心财政科目含义,比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功能分类,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等经济分类,学习了不同科目背后的资金用途和监管要求。
审计报告编制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学校的《审计学》《审计报告与案例分析》等课程为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课程中详细讲解了审计报告的结构、内容和编制要求,让我了解到审计报告需要客观、公正地反映审计情况,提出合理的审计建议。在参与区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报告的编制过程中,我学习了前辈们编制审计报告的过程,并参与了部分数据的整理。
审计进点会是街道办事处财政收支审计工作的开端,学校的课程让我对会议的流程和沟通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课程中强调,在审计过程中,与被审计单位的有效沟通至关重要。在参加街道办事处财政收支审计的进点会时,我将所学的沟通技巧运用到实际中。
在会议上,我认真倾听审计组组长对审计目的、范围和要求的阐述,以及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介绍。当有疑问时,我会按照课程中教授的方式,礼貌、清晰地提出问题,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这次会议,我不仅了解了街道办事处财政收支的基本情况,还学会了如何在正式场合与不同的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这对后续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也意识到,沟通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真诚和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审计关系。
对街道办事处会计凭证进行细节测试是街道办事处财政收支审计的重要工作之一,学校的《财务会计》《审计实务》等课程为我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课程中详细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审核方法和要点,让我知道如何通过对会计凭证的检查发现潜在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我按照课程中所学的方法,对街道办事处的会计凭证进行了逐笔检查,重点关注了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检查了发票的真伪、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收支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等。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固定资产未入账、部分收支未说明实际用途、部分开支不合理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我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会计和审计知识,提高了对问题的敏感度和判断力。同时,实践也让我明白,审计需要耐心和细心,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隐藏着重要的审计线索。
通过参与审计实践,我逐渐意识到,区本级预算审计关注宏观政策落地,而街道财政收支审计更聚焦执行的效果,两者共同构成财政监督的重要防线。审计人员的工作,不仅是查错纠弊,更是通过揭示问题、提出建议,推动财政管理更规范、公共资金使用更有效益。这种“守护公共资金安全” 的责任感,正是实习中最珍贵的收获。总的来说,在秦皇岛市海港区审计局的实习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学校所学专业知识在审计实践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实践对理论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作用。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审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简介】
郑维昭,南京审计大学2024级研究生,主修审计专业,2025年7月至8月在秦皇岛市海港区审计局行财社保审计股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