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剑桥的面试,不是号称考察‘纯粹的学术潜力’和‘临场反应’吗?这种东西也能辅导?听起来有点悬。”
如果你正准备冲刺牛剑G5,并且对所谓的“面试辅导”抱有这样的怀疑,那恭喜你,至少说明你抓住了问题的本质。牛剑面试,确实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通过的。任何一个告诉你“我们有题库,背会了就能过”的辅导服务,你都可以直接拉黑了,那绝对不靠谱。
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面试辅导完全没用呢?也不是。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必须重新定义“辅导”这两个字。真正有价值的面试辅导,它“辅”的不是答案,而是你的“思维方式”;它“导”的也不是内容,而是你的“表达习惯”。它是一个“模拟实战”和“思维体操”的过程,目的是让你在走进真实的面试房间时,能发挥出120%的实力。
面试辅导的真正价值在哪里?
决定面试辅导成败的关键:谁来“辅导”你?
聊到这里,核心问题就浮出水面了:面试辅导有没有用,几乎100%取决于那个“辅导你的人”是谁。
一个普通的、没有相关学术背景的留学顾问,是完全无法胜任这份工作的。他可以帮你纠正语法,但无法在你的专业领域内,与你进行有深度的学术探讨和压力测试。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高度专业化的英国申请规划机构,会把“面试官的背景”作为其辅导服务的核心卖点。比如像UKEC,他们深耕英国教育多年,积累了庞大的英国名校校友网络。当他们为学生安排模拟面试时,会尽力去匹配一位与学生申请专业相同或高度相关的、并且毕业于牛剑或G5院校的“面试官”。
试想一下,一位牛津物理系毕业的学长,来模拟面试一位申请牛津物理系的学生,那将是怎样一种情景?他提出的问题、追问的方式、甚至整个面试的气场,都将是“原汁原味”的。他给你的反馈,比如“你刚才那个思路很有趣,但忽略了XX定律”或者“你解释这个概念时,可以尝试用一个更形象的比喻”,都是切中要害、极具价值的。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面试辅导有用吗?答案是,一个由“外行”充当考官的通用型辅导,可能用处不大,甚至会误导你。但一个由“内行”校友主导的、高度定制化的学术模拟,其价值,无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