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突然缩水 130 分,这届家长心态崩了今年 6 月,山西刚实施了总分 850 分的新中考政策,初二生物地理各 50 分、信息技术 15 分、实验操作 4 分全部计入总分。结果三个月不到,省教育厅突然宣布从 2025 年秋季学期起,总分调回 720 分,直接砍掉 130 分!消息一出,家长群瞬间炸开锅:"早知道就不刷那么多地理题了"" 孩子刚适应 850 分,又要重新调整学习计划 "。
科目大洗牌:生地变等级,实验操作不打分这次调整堪称 "科目瘦身":原来 14 门计分科目砍到 8 门,生物学、地理从各 50 分的考试科目变成考查科目,成绩只分 A/B/C/D 四个等级,升学时仅作参考。物理、化学实验操作从原来的 11 分直接改为 "合格 / 不合格" 考核,连信息技术和艺术也加入考核大军。家长感慨:"现在孩子不用为实验操作的 0.5 分斤斤计较了,但心里反而没底,不知道等级怎么换算"。
考试方式大变样:历史开卷,外语听力要机考历史科目从闭卷改为开卷,和道德与法治同场考试,这意味着 "死记硬背" 的时代要结束了。教育专家分析:"开卷考试更考验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以后刷题战术可能行不通"。外语听力考试也传来新动向,省里鼓励各市逐步实行机考,未来口语能力可能也会纳入考核。有家长担心:"农村学校设备跟不上,会不会拉大城乡差距?"
初三学生有缓冲期,实验操作不拖后腿这次调整实行 "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2025 年秋季升入初二的学生全面执行新政,而今年刚上初三的学生只有物理、化学实验操作改为考核,其他科目不变。这让初三家长松了口气:"孩子不用重新适应新题型,至少今年中考不受影响"。不过教育部门提醒:"初三学生仍需重视实验操作,虽然不计分,但不合格可能影响毕业"。
家长群热议:减负还是折腾?政策公布后,家长们的意见两极分化。支持的家长认为:"生地不计分后,孩子周末终于能睡个懒觉了";反对的家长吐槽:"等级制太模糊,高中录取标准不透明"。还有家长算了笔账:"原来 850 分制下,600 分能上普通高中,现在 720 分制,分数线可能涨到 550 分,竞争压力一点没减"。教育专家建议:"家长要调整心态,未来中考会更注重综合素质,死磕分数的时代过去了"。
新政实施时间表,家长务必收好
2025 年秋季初二学生:总分 720 分,生地等级制,实验操作合格制
2025 年秋季初三学生:仅物化实验操作改为考核,其他不变
2026 年起:外语听力机考、体育过程性测试逐步推开
面对政策突变,家长们与其焦虑,不如帮孩子调整学习策略:减少机械刷题,加强知识运用能力;重视实验操作和日常体育锻炼,毕竟 "合格" 也是一道门槛。未来的中考,拼的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问一问一答Q:这次中考调整主要改了什么?A:总分从 850 分减到 720 分,计分科目从 14 门减到 8 门,生物学、地理改为等级考查,物理 / 化学实验操作改为合格考核,历史开卷考试,外语听力鼓励机考。
Q:我家孩子今年初二,会受影响吗?A:2025 年秋季升入初二的学生全面执行新政,生地成绩按等级算,实验操作不打分。初三学生仅物化实验改为考核,其他不变。
Q:等级考查科目怎么影响升学?A:生物学、地理的 A/B/C/D 等级在升学时作为参考,但具体权重由各市自行制定,目前还未公布细则。
Q:外语听力机考什么时候开始?A:省里鼓励各市逐步推行,具体实施时间和方案由市级教育部门确定,预计 2026 年起陆续试点。
Q:实验操作不合格会怎样?A:实验操作成绩以 "合格 / 不合格" 呈现,不合格可能影响初中毕业,但不直接影响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