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北京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电子课本(最新高清pdf版-可下载打印)
开心田螺
2025-10-14 15:30:29
0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可以方便大家随时随地预习或复习课本知识,为此,我们找到了北京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新教材电子书教材的全部内容,以高清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学习效率。

如需全套电子课本PDF版,请关注公众号“桃李文库”回复:“电子课本”

北京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新教材电子课本在线阅读(此为截图版,获取是高清版)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 “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萌芽”,理解数学概念(如 “数的组成”“加减法含义”“图形特征”)的核心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 “看得见、摸得着、能操作” 的具体体验。以下推荐 6 类贴合一年级学生认知的教学方法,附具体案例和操作步骤,家长或教师可直接套用:

一、“实物操作法”:用生活物品建立 “数与量” 的关联

一年级数学的核心是 “理解数的意义”(如 “5 不仅是数字,还代表 5 个苹果、5 支笔”),用学生熟悉的实物操作,能避免 “死记数字”,真正理解 “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适用概念:数的认识(1-20)、数的组成、加减法含义

操作案例:

1. 认识 “11-20 各数的组成”(难点:理解 “1 个十和几个一”)

  • 准备材料:10 根一捆的小棒(或吸管、铅笔)2 捆,单独的小棒 10 根。
  • 操作步骤:
  1. 让学生数出 10 根小棒,用橡皮筋捆成 1 捆,告诉学生 “这 1 捆就是‘1 个十’”(建立 “十” 的具象概念);
  2. 问 “要表示 12,需要几捆小棒加几根单独的?”—— 引导学生拿出 “1 捆(1 个十)+2 根(2 个一)”,直观看到 “12=1 个十 + 2 个一”;
  3. 再让学生自主摆 “15、18、20”:15 是 “1 捆 + 5 根”,18 是 “1 捆 + 8 根”,20 是 “2 捆(2 个十)”,边摆边说 “XX 由 X 个十和 X 个一组成”。
  • 优势:通过 “捆小棒” 的动作,把抽象的 “数位”(十位、个位)转化为 “看得见的捆和根”,避免学生死记 “12 里面有 1 个十和 2 个一” 却不理解含义。

2. 理解 “加法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

  • 准备材料:5 个苹果模型(或积木、糖果)。
  • 操作步骤:
  1. 左手拿 2 个苹果,右手拿 3 个苹果,问 “左手和右手的苹果合起来有几个?”—— 让学生把两堆苹果放在一起,数出总数 5;
  2. 引导学生说 “2 个和 3 个合起来是 5 个,用算式表示就是 2+3=5”;
  3. 再换场景(如 “桌上有 1 支笔,妈妈又买了 4 支,一共有几支?”),让学生用实物摆一摆,重复 “合起来” 的动作,强化 “加法是两部分合并” 的概念。

二、“游戏教学法”:在互动中强化概念,降低学习压力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约 15-20 分钟),用 “游戏” 替代 “枯燥讲解”,能让学生在玩中理解概念,同时提升兴趣。

适用概念:20 以内加减法、图形识别、分类与整理

游戏案例:

1. “凑十接龙”(强化 “20 以内进位加法” 的 “凑十法”)

  • 游戏规则:
  1. 家长 / 教师说一个数(如 “9”),学生要快速说出 “9 和几凑成 10”(答案:1);
  2. 进阶版:说 “9+4”,学生先答 “9 凑 10 缺 1,把 4 分成 1 和 3,10+3=13”,边说边用手指比(9 根手指 + 1 根凑 10,再加剩下的 3 根);
  3. 双人对战:两人轮流说算式,对方答错则 “扣分”,答对得 1 分,最后得分高者赢。
  • 优势:通过 “接龙” 和 “对战”,让学生熟练 “凑十法” 的步骤(拆小数、凑大数),避免计算时 “数手指” 慢且容易错。

2. “图形寻宝”(认识平面图形 / 立体图形)

  • 准备材料:提前在房间里藏好 “图形道具”(如长方形的书本、正方形的手帕、圆形的盘子、正方体的魔方、圆柱体的水杯)。
  • 游戏规则:
  1. 给学生任务:“找出 3 个长方形物品,说说它们的特点(平平的、有 4 条边、对边一样长)”;
  2. 找到后让学生拿着物品对比:“书本是长方形,手帕是正方形,它们都有 4 条边,为什么一个是长方形一个是正方形?”—— 引导发现 “正方形 4 条边都一样长”;
  3. 再找立体图形:“找出 1 个圆柱体,看看它能不能滚起来?(能)正方体能不能滚起来?(不能)”,通过 “滚动” 的动作差异,记住立体图形的特征。

三、“生活场景法”:让数学概念 “融入日常”,理解 “有用性”

一年级学生容易对 “和自己生活相关的内容” 感兴趣,把数学概念和 “吃饭、购物、整理玩具” 等日常场景结合,能让学生明白 “数学不是抽象的数字,而是能解决生活问题的工具”。

适用概念:加减法应用、分类与整理、钟表认识(整时)

场景案例:

1. “整理玩具”(理解 “分类与整理”)

  • 操作步骤:
  1. 让学生把散落的玩具(积木、汽车、玩偶、拼图)放在桌上,问 “怎样整理能让玩具看起来更整齐?”;
  2. 引导学生按 “类型” 分:把积木放一堆,汽车放一堆,玩偶放一堆,拼图放一堆;
  3. 再让学生 “数一数每类有多少个”,并在纸上画 “ tally mark(正字计数)” 记录(如积木 “正一”=6 个),初步接触 “数据整理”。
  • 优势:通过 “整理自己的玩具”,让学生自主理解 “分类就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同时练习 “计数” 和 “记录”,比单纯讲 “分类定义” 更有效。

2. “超市购物”(理解 “人民币简单计算” 和 “减法应用”)

  • 准备材料:1 元、5 元、10 元的纸币模型(或真实小额纸币),几样 “商品”(如标价 3 元的笔记本、5 元的笔、8 元的绘本)。
  • 操作步骤:
  1. 让学生当 “顾客”,家长当 “收银员”,学生拿 10 元买一本 8 元的绘本,问 “付 10 元,应该找几元?”;
  2. 引导学生用纸币摆:10 元减去 8 元,剩下 2 元,用算式表示 “10-8=2”;
  3. 进阶:买 “3 元的笔记本 + 5 元的笔”,算 “一共要付几元?”(3+5=8),再用 10 元付,算找零(10-8=2),同时理解 “连加” 和 “加减混合” 的应用。

四、“儿歌 / 口诀法”:用韵律帮助记忆 “易混淆概念”

一年级数学有一些 “需要记忆的规则”(如 “凑十法步骤”“图形特征”“钟表认读”),编成简洁、押韵的儿歌或口诀,能让学生快速记住,且不易混淆。

适用概念:凑十法、图形特征、钟表整时 / 半时

口诀案例:

1. “凑十法儿歌”(解决 “20 以内进位加法” 难点)

“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9 凑 1,8 凑 2,7 凑 3 来 6 凑 4,5 和 5 凑成一双手。”

  • 应用:计算 “8+5” 时,学生念儿歌 “看大数 8,分小数 5(分成 2 和 3),8 凑 2 成 10,10 加剩数 3 得 13”,步骤清晰,避免混乱。

2. “图形特征口诀”(区分平面图形)

“长方形,长得方,对边相等四个角;正方形,正正方,四条边儿一样长;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儿尖又尖;圆形,没有边,滚来滚去真好玩。”

  • 应用:让学生边念口诀边指认图形(如指着书本念 “长方形,长得方”),把 “文字特征” 和 “实物样子” 结合,快速区分易混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3. “钟表认读口诀”(认识整时和半时)

“分针指向 12,时针指几就几点;分针指向 6,时针过几就半时。”

  • 应用:看到钟表 “分针 12,时针 3”,念口诀 “分针 12,时针 3,就是 3 点”;看到 “分针 6,时针过 5”,念 “分针 6,时针过 5,就是 5 点半”,避免 “把 5 点半说成 6 点半”。

五、“画图法”:用简单图形把 “抽象问题” 变直观

一年级学生做 “应用题” 时,容易因 “看不懂文字” 或 “理不清数量关系” 而卡壳,用 “画图”(如画圆圈、小棒、线段)把问题 “画出来”,能快速理清逻辑。

适用概念:加减法应用题、排队问题、比多少问题

画图案例:

1. 解决 “排队问题”(难点:“第几” 和 “几人” 的区分)

  • 题目:“小明排队买冰淇淋,从前面数他排第 4,从后面数他排第 5,这一队一共有几人?”
  • 画图步骤:
  1. 用 “○” 代表排队的人,画 “○○○●○○○○”(●代表小明);
  2. 引导学生数:前面有 3 人,小明是第 4 人,后面有 4 人,总数 3+1+4=8 人;
  3. 避免误区:直接 “4+5=9”(重复算小明),通过画图直观看到 “小明被数了两次,要减 1”,理解 “4+5-1=8”。

2. 解决 “比多少问题”(理解 “求相差数用减法”)

  • 题目:“小红有 7 支笔,小刚有 4 支笔,小红比小刚多几支?”
  • 画图步骤:
  1. 画两行 “○”:上行画 7 个(小红的笔),下行画 4 个(小刚的笔),一一对应:○○○○○○○○○○○
  2. 问 “上行比下行多几个○?”—— 学生数出多 3 个,引导说 “7 比 4 多 3,用算式 7-4=3”,理解 “求‘多多少’‘少多少’,用大数减小数”。

六、“分层引导法”:从 “扶着走” 到 “自己走”,避免畏难

一年级学生接受能力差异大,对 “抽象概念” 的理解需要 “循序渐进”:先由家长 / 教师 “示范引导”,再让学生 “模仿尝试”,最后 “独立操作”,逐步建立信心。

适用概念:较复杂的概念(如连加连减、图形拼组)

引导案例:理解 “连减含义”(从总数里去掉两部分)

  • 第一步:示范引导(用实物):家长拿出 5 块饼干,说 “妈妈先吃了 1 块,又吃了 1 块,还剩几块?”,边说边拿走 1 块(剩 4),再拿走 1 块(剩 3),边操作边写算式 “5-1-1=3”,说 “从 5 里先去掉 1,再去掉 1,就是连减”。
  • 第二步:模仿尝试(学生操作):让学生用 5 根小棒,自己边说 “先去掉 2 根,再去掉 1 根”,边操作,写出算式 “5-2-1=2”,家长检查并纠正。
  • 第三步:独立应用(脱离实物):给题目 “树上有 8 只鸟,先飞走 2 只,又飞走 3 只,还剩几只?”,让学生自己画图或列算式 “8-2-3=3”,并说出 “先算 8-2=6,再算 6-3=3”。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济源市黄河路小学开展防震减灾系... 10月13日是防震减灾日,济源市黄河路小学围绕“普及防震知识,提升应急能力”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央企】中国中化2026年度校... 一、单位介绍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中化,英文简称Sinochem Holdings)是...
“数字食堂”守护学生“美好食光... 校园餐食事关学生健康、家庭安心与社会信任。近年来,沙市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数字...
韩城:成人高考即将举行 招聘求职 房屋买卖 教育培训 二手市场 交友相亲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将于10月1...
博士和博士后的区别 博士与博士后的核心区别 一、身份性质 博士是高等教育中的最高学位,标志着个人在某一领域完成系统研究训...
2025美国求职选择机构的实用... 在美国求职市场上,选择合适的机构可以帮助你更高效地了解职位信息和职业发展机会。本文梳理了2025年最...
简历修改599元,6000元包... 字节在职8年 “宇宙厂”人力资源总监 辅导无数同学上岸…… 正在找工作的小伙伴们 如果你遇到这样履历...
致新生的一封信:在选择与探索中... 作者:杨馨仪 主播:贾薇潼 亲爱的2025级新生: 见信如晤! 刚刚结束今年的迎新工作,看着你们一张...
刚反弹一天,A股为何就高开低走... 10月14日,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盘中双双跌超4%。截至收盘,沪指跌0.62%,...
【就业服务】毕业生就业手续日程... 九月 将学院下发的预毕业生信息统计表填好。 同时,准备考公务员或者选调生的小伙伴, 相关材料审核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