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教育机构发布的高校排行榜,基本都是以高校的各种指标为排名依据,缺乏对学生因素的衡量和分析。
因此,普通高考学生或者大学生参考第三方机构发布的综合排行榜实则并没有意义,许多家长更觉得还不如直接参考高考录取分数线排名。
作为普通学生和家长,我们确实更应该关注高校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专业优势、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薪资等指标。
特别是在如今经济形势下,大家选择学校和专业时肯定会考虑到将来的就业问题,所以就业指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中国薪酬网提供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数据,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情况,这个数据对于学生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中国高校毕业生薪资排名情况
本次统计数据包括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整体评价,以各类高校最近三届毕业生平均薪资为标准,能反映出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待遇情况等。
从整体特征来看,今年共计有76所高校的毕业生平均月薪已经超过1万元。即使经济环境较差,依然有毕业生能拿高薪。
2025年毕业生薪资稳居前三名的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13306元)、上海交通大学(13167元)、北京大学(12902元)。
这三所高校地理位置优越,而且又是顶尖名校,毕业生平均薪资在全国高校方面确实处于领先状态。特别是理工类专业学生,平均年薪起码都在20万元以上。
浙江大学毕业生平均月薪为12778元,位居第四名。而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生平均月薪达到12735元,排名全国第五。这两所同样都是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985高校。
从实际情况来看,浙江大学毕业生主要留在江浙沪等地区,主要为各种互联网企业和研究所。当然学校的农学、文学以及海洋科学等专业相对冷门,毕业生薪资并不是很高。
电子科技大学主要优势集中在现代信息技术领域,毕业生主要到互联网企业和半导体企业工作,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毕业生都受到世界500强企业青睐。
同济大学毕业生平均月薪为12712元,全国排名第6;中山大学毕业生平均月薪为12675元,排名全国第7。这两所985高校都是位于一线城市,在当地都有极高的认可度,所以毕业生待遇会普遍好于其他高校。
前10名高校里面出现两所211高校,分别是排名第8位的中央财经大学和第10位的北京邮电大学。而央财的毕业生薪资高于北邮,或许出乎很多人意料。
中央财经大学优势集中在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等四大领域,毕业生主要进入国家金融机关、银行、证券机构以及会计事务所等单位就业,这些单位整体福利待遇还是很不错。
而北京邮电大学则更多是以纯技术为主导,毕业生薪资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比如学校通信工程、人工智能、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学生确实容易拿高薪。但学校的经管类、小语种类以及理学等专业平均薪资却处于较低水平。
前50名高校里面出现多所双非高校,包括排名第27位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第37位的上海理工大学,第38名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第42位的国际关系学院、第46位的深圳大学等。
这些高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是位于沿海大城市。这些高校实力或许并不强,但毕业生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实习和找工作中都能抢占先机,优先被大型企业录用。这也说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部分985高校毕业生的薪资却和自身的实力不匹配。比如武汉大学的毕业生平均薪资仅排名全国第41位。
还有北京理工大学排名47,南开大学排名51,华中科技大学更是跌到115名。这些都是大家积极报考的985高校,毕业生薪资却不如人意。
从具体原因分析来看,以上这些高校都有大量冷门的理工类专业,甚至是文科专业。即使是北京理工大学大量本科毕业生进入到军工生产企业就业,薪资却难突破1万元,只是相对而言会比较稳定。
总体评价
高校毕业生就业薪资的情况,主要受到三个方面因素影响。即自身学校的档次、所学专业以及学校的地理位置。当然,还有学生个人能力以及家庭背景因素。
以上这份高校毕业生的薪资排名,大家在报考大学时不要只是盯着那些排名靠前的高校,很多特色类高校综合实力不强,但是毕业生就业率很高,薪资也很不错,或许性价比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