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由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兰州市图书馆承办,永登县图书馆和永登县第六中学协办的第二十一届兰州读书节《金城讲堂》主题巡讲首场讲座在永登县第六中学拉开帷幕。讲座特邀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副教授赵安以《群山下的少年——欠发达地区学生的成长及发展规划》为题,为永登县第六中学的师生们讲述自己从群山中的窑洞到大学讲台这本“成长教科书”。
讲座中,赵安教授结合自身在甘肃镇原山区窑洞中煤油灯下开启求学之路,历经七次考研、3次博士答辩的磨砺,从乡村走向兰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学术殿堂,最终带着多学科学位与深厚实践积淀回到兰大任教的经历。讲到深耕基层扶贫与继续深造写下50多万字驻村日记,出版《祁村奋斗》记录扶贫历程;博士论文致谢文章《可怜无数山》刷屏网络,引发百万人共鸣;随笔集《活成一束光》浓缩了从窑洞少年到大学教师的逆袭故事。这场没有高深的大道理,只有同为“群山下的少年”的真诚分享,全面复盘了从群山中走出、又深耕基层的历程,用真实故事解答普通少年如何突破环境限制,实现成长蜕变的故事,引发了500余名师生的强烈共鸣,现场掌声不断。
讲座中,赵教授还针对“怕失败”“选不准方向”等学生普遍存在的焦虑,希望广大学子要在紧张学习之余学着做个轻松自在的少年、要绵绵用力养成不轻易服输的顽强品质、要有胆量去定义属于自己的成功、要树立“野草般的韧性”的成长观,引导大家将挫折转化为积淀。同时,依据自己的成长经历,畅谈了人生规划的局限性、适度规划的必要性以及兑现规划所需的持久耐心,分享了“健康快乐优先于功利成功”的人生感悟。最后,结合农业经济与基层实践研究,解析“升学深造”与“扎根家乡”的适配方向,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草业、农业经济等领域的本土发展机遇。
赵安: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学博士,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副教授。出版专著4部,主持科技部、农业部等单位委托科研项目6项,以第一作者在《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草业学报》《草业科学》《中国畜牧杂志》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2022 年因博士论文致谢《可怜无数山》和毕业典礼发言《以最卑微的梦》而获得广泛社会关注。2024 年出版随笔集《活成一束光》,相关事迹被数十家主流媒体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