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出监教育突出特色
开心田螺
2025-10-21 20:49:06
0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局“1248”教育改造工作要求,西川监狱立足工作实际,秉持“以文化人、以技赋能”的理念,积极拓宽教育模式,将富有地域特色与精神感召力的河湟文化深度融入出监教育工作。面对传统出监教育内容单一、社会适应性训练不足等现实困境,监狱构建“文化浸润+技能赋能”双轨融合机制,着力通过文化认同重塑罪犯认知图式,激发其内生改造动力,为其顺利回归社会注入深厚的“乡土力量”。

监狱出监教育工作室民警系统梳理河湟文化,精选出涵盖历史文化、民俗艺术、传统技艺等三大类别的教学内容。通过精心制作的图文展廊、纪录片、教学视频等载体,全方位展现河湟文化的深厚底蕴,帮助罪犯感知家乡发展脉动,有效缓解其长期服刑产生的社会距离感。

在实践教学环节,监狱严格落实省局党组提出的“技能易掌握、回归可应用”要求,精心教授河湟传统技艺实训内容,民警化身“文化讲师”,根据罪犯的学习能力和回归需求,量身定制三大教学板块:

出监教育

在河湟泥塑课程中,教学从辨识湟水黏土的特性起步,通过“看、闻、摸、捏”四步法,引导学员沉浸式感受泥土的质地与温度。课程设置层层递进,从“湟水石”“麦穗”等基础造型入手,逐步过渡到“家乡老戏台”“传统院落”等具有地域文化意象的复杂场景塑造,使罪犯在指尖塑造中理解匠心,重建对生活的耐心与信心。

传统折纸课程则紧密结合回归就业的实际需求,选用成本低廉、易于获取的彩纸作为材料,注重实用性与象征意义并重。教学中不仅认真传授“河湟纸鹤”“郁金香”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折纸技法,还特别设计了蕴含服刑改造寓意的“向阳苗”,寓意新生与希望,引导罪犯在折折叠叠中思考人生的重塑与方向的修正。

文化浸润环节尤为触动人心。工作室组建的“花儿”传唱小组,在学唱青海经典民歌《雪白的鸽子》时,不仅注重音律节奏,更着力解读歌词中“做人要清白”“路要一步步走”等朴素而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排演民间故事《尕老汉》的过程中,罪犯通过角色代入与情节体验,深刻体味“知错能改”“浪子回头”的内涵,实现价值观的自我唤醒与重塑。

这一教育实践是监狱坚决贯彻省局党组出监教育工作要求的具体体现,不仅有效拓展了出监教育的内容维度,更实现了文化育人与回归适应的有机统一。据统计,自“出监教育工作室”启动以来,已有105名临释罪犯系统参与此项教育,其中42人能够独立完成至少一项传统技艺作品。更令人欣喜的是,通过文化浸润,临释罪犯的价值观发生了积极转变,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值显著提升。

下一步,西川监狱将持续严格落实省局工作部署,在现有成效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育方案,探索更多契合回归需求的技能培训项目,深入挖掘河湟文化中蕴含的积极内容,让文化赋能成为罪犯重启人生、融入社会的“助推器”。

图文:刘杰

编辑:李远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岳峰小学在新泰市2025年班主... 鲁网10月21日讯 10月18日,新泰市2025年班主任节启动仪式顺利举行。岳峰小学党支部委员、副校...
二十载砥砺奋进!河南理工大学安... 二十载砥砺奋进,二十年春华秋实。今年是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建院二十周年,回望来路,是一代代...
“你爸不是官,你咋敢这么报的?... 有一些家长的认知似乎和现实差距太大了,比如看别的孩子报考金融专业,他们立马就让自己的孩子也报考,仅仅...
濮阳市实验中学开展“护苗·绿书... 为大力营造清朗明净的校园文化环境,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2025年10月20日学校开展“护苗·绿书签...
徒弟真心拜师,师傅倾囊相授,苗... 大象新闻记者 李书恒 通讯员 时科华/文图 为加速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郑州市二七区...
特别提醒!贵阳贵安2026年中... 贵阳贵安2026届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将于10月22日截止,贵阳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提醒,还未报...
2026北京外国语大学434国... A 真题试卷答案部分: 202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试卷与参考答案【回忆版...
2026河南大学体育硕士考研全... A 真题试卷答案部分:【2018-2025年】(纸质版) 2025年河南大学346体育综合考研真题试...
这两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很... “这两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很火,该不该让孩子选报?”“一些冷门专业会不会被调整撤销,将来就业受影...
阿克塞县以“四维发力” 推动师... 近年来,阿克塞县紧扣酒泉市“名师引领、队伍升级”要求,围绕教师培训、人才引进、师德师风建设、绩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