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教育资源精准对接 | 192名中学教师走进贵州省博物馆开展跨学科联合教研活动
开心田螺
2025-10-25 05:04:05
0

10月22日,来自贵阳市南明区的192名中学教师走进贵州省博物馆,开展跨学科联合教研活动。

此次活动以“文物融双科 教研启新思”为主题,贵州省博物馆社教部讲解员武俊彦、宋佳做专题分享,他们将馆藏的古夜郎青铜重器、多彩民族非遗瑰宝、茶马古道商贸遗存等不可再生的原生文化资源,转化为中学跨学科教育的核心赋能素材。让镌刻着贵州历史密码、凝结着民族智慧的文物,不再是玻璃展柜里的静态展品,而成为串联语文、历史、美术、地理等学科的动态文化线索。

活动现场,博物馆社教团队与南明区中学教师频频互动,共同解码文物背后的跨学科价值:以文物年代脉络为轴线,构建历史教学中的贵州发展坐标系;以文物出土地理为依托,解读地理学科中的自然与人文共生关系等。

研讨旨在推动博物馆资源为教育创新赋能,开放社教专业力量,给学校提供“从文物解读到课堂落地”的全链条教研支持,真正让博物馆成为中学教育的“第二课堂”、文化传承的实践阵地,让博物馆与学校跨学科教育扎根于贵州本土文化的深厚土壤。

“这是一次馆校教育资源的精准对接,更是博物馆以公共文化平台之力,赋能中学教育创新、传承贵州本土文化的深度实践。”贵州省博物馆副馆长李甫表示,省博以平台为基、以文物为核,积极开展馆校合作,既是对“让文物活起来”的教育实践,更是为贵州文化传承、学校教育创新注入文化动能的生动注脚。未来,省博将继续以馆为桥,链接更多教育力量,让贵州的历史文脉在跨学科教育中代代相传,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赵相康

图/贵州省博物馆提供

编辑/明雪

二审/姚曼

三审/陈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初二没学好,初三真的补不回来了... 到初二,家长开始用“分水岭”形容孩子;老师喜欢用“掉队期”;孩子自己则更简单: “烦”。 三方各有苦...
教育部发布10条措施 教育部:鼓励中小学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 记者24日从教育部获悉,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阶段性特点和...
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中心小学开展... 鲁网10月23日讯为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减灾意识,提升应急避险能力,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中心小学组织全体...
我校召开2025-2026学年... 10月22日下午,我校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研究生教学工作会在海淀校区召开。研究生院及相关职...
教育部发布10条措施 进一步加... 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突出问题和阶段性特点,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提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
2025北京正规出国留学机构排... 一、2025年北京留学中介怎么选?这五个问题帮你避坑 作为在北京从事国际教育规划工作超过十年的专业...
深圳南山育才中学九上数学期中真... 深圳南山育才中学九上数学期中真题卷
孝义交警走进校园 绘就交通安全... 为切实增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近日,孝义市公安交通管理大...
劳动权益之殇:中学招聘公告明确... 近日,一则来自衡水市第二十中学的招聘工作人员公告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原本,学校发布招聘公告本是再...
杨振宁谈教育的十个代表性观点—... 杨振宁谈教育 ——十个代表性观点 作者|陈东强 守望者 作为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杨振宁不仅在科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