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一些孩子心理比较脆弱?
开心田螺
2025-10-27 13:21:33
0

现在的一些孩子心理比较脆弱,遇到困难不去面对,躲不开的时候,就有可能采用过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甚至以命相搏。为什么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

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没有经受过遇挫训练,而教育也没有提供给他们遇挫教育。资本渗透进教育领域以后,已经完全打造了产业化教育,只是要把孩子们圈起来收钱,却并没有把心理健康当成重点来抓。虽然每个学校都有专职或兼职的心理老师,但很多心理课根本就没有上,而是被文化课占据,就像音体美课被文化课占据一样,因为考试的时候,文化课的分值比较高,就要让教文化课的老师多上课。心理健康是一门课程,并没有纳入考试规范。虽然有的老师有心理咨询证,但这样的证书并不起太大的作用,因为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要不断接受培训,不断挑战自我,还要实现知识的更新和技能的更新。很多学校的心理老师并没有经常参加培训,没有实现知识和技能更新,而且学校方面也没有着重抓心理健康教育,当然就会导致很多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潜藏的心理问题,只有在条件具备的时候才会激发出来,而一旦反映出心理不正常的状况,这个人就算是有心理问题,甚至会引发精神方面的症状。中国古代没有心理学,但有心理战术。一些不正常的人被社会抛弃了,并没有像现在一样建立完备的精神医疗体系,也没有精神病院专门收治精神病人。

到了现在,心理学从外国引进了。很多人都知道心理学的一些知识,但很多知识并不是心理学的知识,只是被一些人说成是心理学的知识,尤其是一些网络媒体传播的所谓心理学知识,大多只是顺应了资本的需要,似乎让很多人都懂了,其实没有经过大量样本实验,只能说是心理学的一些现象,或者说是一种心理效应,而不能算是心理学的规律。当心理学知识普及以后,很多孩子都懂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或者是从网上看到的,或者是听别人说的,就要用这些知识来判断他人,判断自己,当然容易出现偏差。倘若一个孩子想让父母给他买高配置的手机,父母不给他买,那么他的心理就变得不正常了,其实是他想要挟父母,甚至有的以跳楼相威胁。有孩子到学校读书,老师没收了他的手机,要他专心致志的学习,而他却不理解,直接从楼上跳下来,丧身殒命。还有的学生因为老师没收了他的手机,竟然拿刀找到老师办公室,对老师连捅几刀,然后逃走。老师死掉了,而这个学生被警方抓捕归案,似乎事情就过去了,没有后文了。新闻往往是这样,只是宣传一些引起人们兴趣的话题,刺激人们的神经,却往往没有后续报道。当新闻媒体报道心理不正常的人多了以后,就会引发一定的心理效应,以至于很多人认为行为不正常的人就是心理不正常。

社会在飞速发展,资本渗透进社会各个领域,似乎并没有给人们提供心理正常发展的土壤。以前人们追求心灵美,追求品德高尚,“不爱红装爱武装”,崇尚节俭,尊重劳动,到了现在,似乎全都变了。很多孩子小时候没吃过苦,没参加过田间劳动,受到大人的影响,要追求外表美,甚至很小就使用化妆品,还使用手机上网,崇尚铺张浪费,崇尚花钱,会吃喝玩乐,却偏偏不会付出劳动。虽然这样的孩子可以花费很多钱,等于为经济发展做了贡献,但没人在乎他们,学校方面只是抓成绩,心理健康方面却没有太大的进步。不仅是他们的心理出现问题,而且他们父母的心理也出现问题。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崇尚权和钱,而不再崇尚心灵美,不再崇尚人情美和人性为,似乎认为人情都是靠金钱起作用的,没有钱财就活不出人样来,没有权力就被人看不起。很多人都有了功利主义的思想,要用毕生的时间和精力追求权和钱。如此一来,必然会造成心理巨大失衡,而不会有知足常乐的思想,不会自我调整心态。尤其是社会贫富差距过大之后,有了特权阶级的肆意妄为,有了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有了中产阶级的优裕生活,当然就会出现很多差距,连同作为公益事业的教育和医疗都被运作成产业,没钱是不能读书的,没钱是不能看病的,那么人们的心理将会出现巨大的变化,出现严重的心理失衡。

这种心理失衡展现出来之后,会影响到孩子,尤其是接受互联网的孩子,本身就有了网瘾,不接触互联网就觉得心里缺点什么,而互联网上的信息又是按照个人兴趣推送的,最终影响消费。如此一来,很多孩子接受了互联网上的负面信息,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实际上已经生活在信息茧房之中,却没有参加过田间劳动,不知道劳动者真正的艰辛,也没有培养遇挫的心理。在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孩子从小要参加一些田间劳动,而且要培养遇挫心理,其实就是接受了遇挫教育。当他们遇到生活中困难的时候,并不是选择逃避,也不是以命相搏,而是想尽各种办法克服困难。人活着要有韧性,不能太刚烈,太刚必折。日本的一个小学生,个头还没有跳马个头高,要跑着跳过去,失败了好多次,老师和同学都不帮他,只是鼓掌鼓励他,最终他一跃而过。有的老师带领小学生长途跋涉,不但要捡拾路边的垃圾,叫做做公益,而且要坚持走下全程,哪怕再苦再累也要咬牙坚持。有了这样的遇挫教育,孩子的心理会变得健康,遇到困难会想办法解决,性格变得柔韧,而不是那么脆弱。但国内的教育偏偏缺乏这方面的内容,只是上级检查的时候才上一两节心理健康课,却没有真正让学生培养柔韧的性格,没有让他们走出心灵的误区,也没有摒弃权和钱的影响。

要让孩子的心理健康起来,就要在教育方面加入遇挫教育,要制止权和钱对教育的影响,避免教育完全产业化,同时要办家长学校,培养家长们健康的心态,还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追求思想道德建设,追求心灵美,尊敬劳动,避免浪费,同时还要限制特权阶级,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制止一些网络负面信息的传播,以免对孩子形成不良影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重阳寄情深 感恩记心中——华龙... 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学生感恩情怀,10月27日,华龙区濮东小学全体师生齐聚...
指南者留学学姐说:GPA83.... 一、留学契机 2023 年 4 月,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的我,正看着身边同学为保研夏令营忙碌,可我...
成人高考学校TOP榜单揭晓:优... 在终身学习成为时代潮流的当下,成人高考作为提升学历、实现职业跃迁的重要通道,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社会人...
前瞻“十五五”:我国职业教育发... “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中职、高职与职业本科结构比例持续优化,助力学生就...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高考报名... 近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新媒体平台“首都教育”、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融媒体矩阵的“北京考试报”微信...
云南成人高考学校权威榜单:顶尖... 2025年10月25日,新浪财经发布专题报道《成人高考学校大盘点:开启你的学历提升之旅》,对云南省内...
【未成年人保护】专题讲座进校园... 为切实加强儿童安全教育,筑牢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安全防线,县妇联联合县教育局共同推进防性侵专项教育工作,...
2025中国留学机构排名一览表 一、2025中国留学机构排名一览表 每到申请季,准备留学的学生和家庭总会面临一堆问题:到底哪家中介...
日本股市大涨创历史新高,日经2... 文/帅可聪 2025年10月27日,日本股市大涨再创历史新高,日经225指数首次收于50000点上方...
大专生工作后能专升本吗?对职业... “工作后再专升本,时间精力够吗?”“拿到本科学历,真的能涨薪或晋升吗?” 很多大专生工作后都会有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