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种育良知
绘就新生路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院士这句朴素的话语,藏着对生命最深刻的隐喻,种子象征着新生和希望,每一粒种子都蕴含着生命的力量。十六监区将这句话烙印在宣传墙上,教育引导每一名罪犯都能如种子般,在文化的滋养中褪去尘埃,焕发新生。
近期,十六监区紧扣“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文化核心,将“1425”专项教育改造行动与“种子新生”的概念深度融合,开展种子画创作活动。一件件象征文化与希望的种子画作品,不仅成为了传递正能量的新生载体,更成为了专项教育改造行动的生动展示区。


监区组建民警帮教、罪犯主创的种子画创作小组,创作过程衔接有序,充分利用罪犯空闲时段开展,让罪犯在动手实践中找到价值感。民警在指导创作的同时,更注重精神引导。21名参与创作的罪犯,从最初的生疏懵懂到后来的娴熟投入,熟练掌握了种子画创作技巧,更在劳动中逐渐摒弃浮躁心态,养成专注做事、认真付出的习惯,就如同吸足养分的种子,稳稳扎下新生根基。


16件种子画作品完成后,监区在改造长廊集中展示,每幅作品旁都附着创作者的心语卡片,并组织监区罪犯参观学习。“每一粒种子的粘贴,都是对过往的反思、对未来的期盼”“原来我也能创造美好,也能成为被认可的人”,罪犯在参观中感悟作品,领会寓意,在潜移默化中汲取向上力量。


如今,这些种子画作品不仅是监区“一区一品”文化建设的亮眼成果,更成为照亮改造之路的一盏明灯。正如种子在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参与活动的罪犯们也让“做一粒好种子”的信念深深扎根心底,在文化的浸润、劳动的锤炼中,慢慢褪去旧习、焕发新生。
·供稿|十六监区
·编辑|刘恒瑞
·审核|王 君
·签发|马 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