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今天和大家聊聊关于孩子数学学习这件事。最近看到一篇关于国际数学日的文章,里面有不少观点值得咱们借鉴。
数学,无处不在的智慧
每年的3月14日,因为那个奇妙的数字π,被命名为“国际数学日”。从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第一次将π值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七位,到今天π成为数学的象征,数学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人们用各种创意的方式庆祝“π日”,比如麻省理工学院选择这一天向新生发送录取通知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π日”建立了专属网站,发布了用寻常事物构建数学元素的挑战任务。
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从手机通讯的编码奥秘到芯片设计的精密算法,从AI推理的思维链条到教育革新的深层逻辑,数学无处不在。它帮助我们拓展认知边界,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生活中的数学:算法的力量
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手机通讯的基本原理是将各种信号进行编码,然后通过信道发送或接收。土耳其教授ErdalArikan发明的极化码,经过华为等企业的努力,成为了5G的行业标准。
芯片设计中,EDA软件的核心几乎全是数学算法。这些算法优化线路布局,分析电磁热力效应,使得芯片更高效、更安全。手机拍照功能的提升,也离不开数学算法的支持。补光、去噪等处理,都是通过数学算法实现的。
算法不仅给我们带来惊喜,有时也会带来烦恼。比如,手机中的各种推送,背后就是算法在分析我们的行为和兴趣。随着我国企业在科技领域的不断进步,数学及数学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AI与数学教育:变与不变
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学教育正站在变与不变的十字路口。AI成为“数字镜子”,促使我们反思自身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
AI与数学教育的结合,不仅仅是技术的落地,更是对数学思维的优化。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从大模型的推理过程中受到启发,优化思维过程,提升思维能力。
AI时代的数学学习,工具在变,目标在变,方式也在变。学习工具从纸笔演算转向智能化,学习目标从“会做题”转向“能建模”,学习方式从传统课堂转向个性化。但数学学习的核心并未改变,依然是培养抽象、推理、建模的能力。
家长的思考:如何帮助孩子学好数学
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在AI时代学好数学呢?
总之,数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思维能力。希望这些观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数学学习创造更好的环境。
来源:上观新闻作者:苏仰锋 肖恩利 顾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