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尤其那些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更是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在给孩子规划职业这件事上,那是操碎了心。但很多时候,一不小心,反而可能把孩子推向一些不利于家庭脱贫的职业方向。
一,稳定却没前景的工作,看似安稳实则是陷阱
不少家庭条件差的父母,特别看重工作的稳定性。在他们眼里,一份旱涝保收的工作,哪怕工资不高,那也是稳稳的幸福。
于是,像一些基层的小文员、收发室工作人员这类岗位,就成了他们眼中的香饽饽。
我认识一个朋友,家里条件不好,父母辛苦打拼,就盼着他能有个安稳工作。毕业后,他在父母的极力劝说下,进了一家小公司做行政文员。
每天的工作就是整理文件、打打杂,工资勉强够维持生活。刚开始,他觉得挺满足。
可过了几年,随着行业发展和技术革新,公司业务转型,像他这样的基础岗位被大量削减,他面临失业危机。
这种稳定却没前景的工作,就像温水煮青蛙。短期内看似安稳,可长期来看,行业一旦有变动,就很容易被淘汰。
而且,这类工作晋升空间极小,薪资增长缓慢,根本没办法帮家庭改善经济状况,还可能让孩子错失更好的发展机会。
二,过度依赖体力劳动的工作,身体吃不消还难翻身
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往往更希望孩子能早点赚钱,减轻家庭负担。所以,一些体力劳动类的工作,比如快递员、外卖员、工厂流水线工人,就成了他们的选择。
我邻居家的孩子,高中没读完就出去打工了,家里人让他去工厂流水线上班。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特别辛苦。
虽说每个月能拿到几千块钱,但长期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让他年纪轻轻身体就落下了病根。
而且,这类工作完全依赖体力,随着年龄增长,体力下降,收入也会跟着受影响。
最重要的是,从事这类工作,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每天累得半死,根本没时间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也就很难实现职业转型和收入飞跃,家庭脱贫更是难上加难。
三,单一技能,未来竞争力低的岗位,被替代风险高
还有些家庭,会让孩子学一门单一技能,去做相关工作,像打字员、普通接线员等。想着孩子有一技傍身,就能有口饭吃。
但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单一技能的岗位很容易被取代。就拿打字员来说,以前电脑普及程度不高的时候,打字员还挺吃香。
这种单一技能、竞争力低的岗位,不仅没办法为家庭带来持续稳定的高收入,还时刻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让孩子和家庭陷入经济困境。
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在为孩子规划职业时,一定要眼光放长远。别只盯着眼前的安稳和短期利益,要综合考虑行业前景、技能提升空间等因素。
毕竟,选对职业,孩子才有机会出人头地,家庭才有希望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