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口语中,先生是专门指代男士的一种尊称。但是在中国近代,先生还代表着向对方求教、老师的意思。好比说当时人都尊称鲁迅为鲁迅先生,杨绛为杨绛先生。而能被尊称为先生的女性本就不多,李佩就是其中之一。她还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外号,叫做“中科院最美的玫瑰”。
李佩原名李佩珍,她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家世十分优渥。李佩的父母给子女们取名字别出心裁,四个女儿分别叫做“珍珠珊环”,光听名字就知道是四个翩翩佳人。李佩却非常不喜欢“珍”这个字,嫌它太女气太普通。于是她擅自做主,把自己的“珍”字去掉,改名为李佩。
好在李家没有传统封建的那一套思想,对男女都一视同仁。李佩从小兄弟们一样,接受的都是最好的教育。李佩原本一直希望可以出国读书,但是她的父母担心她一个女孩孤身一人外出不安全,所以没有同意,而是选择让她在国内上大学。当时中国虽然兴起了高校教育,但大部分高校都分性别招生,只招收男学生或者是女学生。李佩最终选择了北京大学深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北京大学允许男女同校,在李佩看来这是思想进步的一种体现。虽然年轻时李佩没能实现出国读书的梦想,但成年后却远赴美国教书,成了一名大学教师。李佩跟丈夫郭永怀当时在美国的生活条件非常优越,衣食无忧。
可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们两人毅然回国,参与祖国的初期建设,放弃了自己的高薪工作。两人回国后都进入到中科院工作,但一个搞科研,一个负责外勤。郭永怀当时正在参与原子弹的设计和制造,他遵守保密协定,半个字也没有跟妻子李佩透露。李佩跟丈夫虽然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但是聚少离多,整日面都见不上。她很了解规章制度,没有多问丈夫一个字,而是做好自己的外勤工作。51岁那年,李佩的丈夫郭永怀因为飞机失事过世了。他死后,李佩重新站到了讲台上。中国当时稀缺高学术水平的专业人才,也没有相关教学材料。李佩就亲自编写教材,培养出了中国第一批博士生。79岁那年,李佩仍然奋战在教学的第一线。就连女儿去世时,她也没有耽误一节课。
李佩是真正的桃李满天下,不少优秀的人才都是她的学生。后来李佩年纪越来越大,实在是上不动课了,她就天天跑来跑去办学术讲座。她有时候自己主讲,有时候托人情请一些业内的精英人士来讲座。从给一教室人上课,变成给一礼堂的人上课。有人劝李佩努力了一辈子,也该歇歇了。李佩却说自己还有余热,还干的动。李佩才是真正的贵族小姐,身上的一股子拼劲,一辈子没有散去。2017年,李佩因病去世,享年100岁。她去世第二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决定以李佩的名字命名一颗行星。这颗星星被取名为“李佩星”,代替李佩永远闪耀在天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