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汉博学院学习养老院管理,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旅程。这里拥有专业的教师团队和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课程涵盖养老服务的各个方面,从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到机构的运营管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掌握专业理论,还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养老院的实际运作。本期潘老师邀请她的学生蔡同学,来分享一下他在汉博学院学习养老院管理。
蔡同学背景
国内双非院校,全日制法学专业,均分87;毕业后一直帮家里打理一间老年艺术中心。因为工作经历和未来职业定位,申请了汉博学院的retirement home management 研究生证书课程,跨专业就读。
学校教室
从法学到老年学:一段关于成长与探索的留学旅程
作为一名本科法学毕业生,我的职业生涯并未按照常规路径发展,而是直接加入了母亲经营的老年艺术活动中心,协助母亲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与艺术课程。我们的中心主要开设钢琴、小提琴、声乐、化妆、音乐欣赏等课程,帮助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找到兴趣与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养老服务行业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知识需要进一步提升,于是我选择了出国留学,希望将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结合,进一步完善家庭的事业。
关于研究生文凭课程:为什么选择它?
很多人提到“研究生文凭课程”时,会质疑它是否值得,甚至将其视作“读大专”。其实,这是对这类课程的误解。相比传统硕士课程,研究生文凭课程学制更短、性价比更高,并且课程内容更贴近实际应用。我在汉博理工学院选择了养老院管理项目,这门课程不仅涵盖金融管理、健康与营养、市场推广课程,还包含客户服务等养老行业的核心技能培训。它让我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所需知识,同时有机会通过实习深入了解北美的养老体系。
西厨专业的商店,售卖由西厨学生课上制作的菜品,此外提供多款冲煮咖啡,强烈推荐榛子风味
承上启下:留学与职业规划的无缝连接
汉博的课程为我提供了清晰的行业视角与实战经验。
例如,金融管理课让我更好地规划资金用途、分析财务报表,而营养与食品课程的学习则能帮助我们中心在未来拓展更多其他项目。此外,加拿大的养老行业较为注重心理健康和个性化服务,这些理念都让我思考如何将其融入国内的老年课程设计中。
对于未来,我希望在加拿大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会考虑将所学带回国内,为更多老年人提供有质量的退休生活。
Humber room,学校的预约制餐厅,也是西厨与烘焙、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点
出国前的挑战:工作与备考雅思的平衡
在准备留学的过程中,雅思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边工作边备考确实有一定挑战,但合理规划时间是关键。
我利用晚间和周末进行集中复习,每天都会抽出1-2小时练习口语和写作。听力方面,我采用倍速音频练习听写,不断强化反应能力;写作部分则通过背诵经典句式,提升逻辑和表达能力。最终,我成功达到了sds签证的语言要求,也为接下来的留学之旅奠定了基础。
为什么选择汉博理工学院?
汉博理工学院是我综合考虑后的最佳选择。
首先,学校提供的养老院管理项目非常贴合我的职业规划;其次,作为公立高校,汉博的国际生学费也很合理,性价比极高。再次,本专业带有强制的co-op,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机会和就业指导,让我们可以更早接触行业实战。
我就读的养老院管理专业本学期的field trip,参观了大多伦多地区最大的养老院Schlegel Village –
留学中获得的支持:感谢艾迪留学团队
从留学规划到正式申请,潘老师及其团队为我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他们帮助我确定最合适的学校和项目,精心润色文书,并在申请流程中解决了各种问题。他们的专业性与责任心让我觉得安心,整个过程非常顺利。
课余时间参加Humber CPL木工兴趣班,期末作业是造一个木头小凳子,非常可爱恨不得抱着睡觉
对于还在犹豫的准留学生们,我想说,出国留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机会,更是个人成长的一种方式。无论是语言能力的提升,还是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这段旅程都值得尝试。刚到加拿大时,语言适应和时间规划是两大关键点,尽早融入环境,多与人交流,能让你更快地享受留学生活。
HUMBER ARBORETUM汉博植物园,很大,
有山有水有树,种类繁多,
一有空就去喂鸭子、松鼠,有幸看到了鹿
旅程中的点滴回忆
留学不仅是学习,更是一段体验不同文化的过程。在汉博理工学院,我感受到了多元的校园文化;课余时间,我也曾探访过周边的景点,比如学校后山美丽的植物园和壮观的大瀑布。在这些地方,我找到了学习与生活的平衡,也记录下了留学的精彩瞬间。
这段留学旅程让我更加清楚了自己的方向,也让我坚定了自己在养老服务行业深耕的信念。不论未来选择留在加拿大积累经验,还是回到国内继续帮助老年人,我都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让更多老人安享充实而幸福的晚年生活。
北校区宿舍,单人间,冰箱要额外租
蔡同学很飒,颇有律师那种干练的气场,在同龄人里分析能力和执行力都很强。与她配合申请留学的过程相当愉快且高效:给她什么信息,一点就透;交代什么任务,坚决执行,实时有回应。整个推进的过程里家长没有过多操心,只负责提供材料,其他的都是蔡同学自己办理。甚至后面家长找我们办理加拿大签证时,也还是蔡同学
在东奔西跑各种张罗,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蔡同学的魄力和乐观精神,是她最大的魅力。海外读书可能面临的种种不适应,在她这里完全不是事儿,见招拆招就是了。可能因为有家里的经营托底,她对学历和学校的认可度/知名度方面,也没怎么就结过,就是怎么实用怎么来,完全围绕着兴趣和规划走。现在她在加拿大读书三四个月了,说比国内本科读了四年的收获都多——课业、兴趣、实践、休闲、一样没落下,前段时间把自己的美国签证也拿下了,真是妥妥的十项全能。蔡同学还开玩笑说,自己现在学了木工,也是有手艺的人了,将来不怕没饭吃……
虽然2024年加拿大的毕业生工签政策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不是说研究生文凭课程不能申请了,也不是只能申请移民局工作列表名单上的专业。对于像蔡同学一样有跨学科学习诉求的学生而言,加拿大的研究生文凭依然是非常理想的选择(加拿大的硕士基本都要相关专业的全日制本科学历)。如果选择的研究生文凭课程的专业,不属于移民局列的职业类别范围,确实会影响毕业后open work permit 的申请。不过只要当地雇主肯给job offer,也还是可以申请工签,所以依然适合综合适应能力比较强,对自己的工作表现比较有信心的同学就读。
学院区别于大学的最大优势就课程灵活且实用,基本都是围绕着大家在真正的工作场景里会碰到的问题在讲授知识和技能,且专业设置紧随市场要求的新变化和各种趋势。比如蔡同学选的“养老院管理”,就满足了老年化社会的新需求,且有很强的跨专业性质,包括营养学、心理学、经营推广、人力管理等很多内容都有所涉及。反观大学里面的学术类传统专业课程,很难有类似选择。所以当地就业和移民为导向的学生,往往还是倾向去学院读。
学院的学生在读期间已经有很多校内外实操的机会,比如像Humber 的餐厅、商店和 spa,都是相关专业的同学们一展技能的好地方,简直是自产自销一条龙。同时,很多专业的COOP 带薪实习安排,也是直接写在录取信里的标配,最大程度保证同学们能在毕业前就积累一定的本专业海外实习经历。包括我们不少在大学读书的同学,如果涉及到专业里比较实操的部分,都是直接去humber 或者 centennial这类合作的学院里上课的(比如 Guelph 的幼教本科,毕业时同时可以获得Humber 幼教的diploma ,类似联合办学,拿双证)。
面对一系列政策变化,有些人看到“在收紧”,有些人看到“新机遇”,其实没有固定的答案,顺从自己的内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