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意选牌
2.设置起手牌型
3.全局看
4.防检测防封号
5.可选择起手如(拼三张):金花,顺金,顺子,三同,对子 顺子牛,同花牛,牛九,牛八(麻酱)起手暗 杠, 控制下张牌,快速自摸,防杠防点炮
6.麻酱,金化,跑得快,红黑大战,捕鱼,十三张,龙虎等等更多玩法均可安装使用
7.苹果,安卓系统通用, 支持首款苹果安卓免越狱(全系列)辅助
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一季度全部出炉。
从营收看,2025年一季度,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有14家营收实现正增长,3家出现负增长;平均增速2.96%,较上年同期的5.61%下降2.65个百分点,同比增速接近“腰斩”。
从归母净利润看,今年一季度,有14家A股上市城商行净利润实现正增长,3家出现负增长;平均增速5.49%,较上年同期的7.05%下降1.56个百分点。
从资产规模看,截至2025年3月末,A股上市城商行资产规模总体较上年末增长6.53%,较上年同期的4.65%上升1.88个百分点。
从资产质量看,截至2025年3月末,有7家上市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低于1%。
营收增速总体下降,青岛银行领跑
澎湃新闻据Wind数据计算,2025年一季度,共有14家上市城商行营收同比正增长,3家出现负增长;平均增速2.96%,较上年同期的5.61%下降2.65个百分点,同比增速接近“腰斩”。
从增速看,青岛银行增速领跑,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69%。西安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紧随其后,营收同比增速超过6%,分别为8.14%、6.53%、6.21%。
有3家上市城商行营收同比为负,为北京银行、贵阳银行、厦门银行,其营收同比分别为-3.18%、-16.91%、-18.42%。
从营收总额看,2025年一季度,有一家上市城商行营收超过200亿,为江苏银行,一季度实现营收223.04亿元;有4家上市城商行营收超过100亿元,为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上海银行,其营收分别为184.95亿元、171.27亿元、141.9亿元、135.97亿元;有1家上市城商行营收低于20亿元,为厦门银行,其一季度营收总额为12.14亿元。
净利增速总体放缓,杭州银行领跑
澎湃新闻据Wind数据计算,2025年一季度,共有14家上市城商行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3家出现负增长;平均增速5.49%,较上年同期的7.05%下降1.56个百分点。
杭州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领跑。2025年一季度,杭州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60.21亿元,同比增长17.3%。齐鲁银行、青岛银行增速超15%,分别为16.47%、16.42%,增速位列第二、第三。
有3家A股上市城商行净利出现负增长,为北京银行、贵阳银行、厦门银行,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为-2.44%、-6.82%、-14.21%。
从净利润总额看,2025年一季度,有一家上市城商行营收超过90亿,为江苏银行,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97.8亿元;有2家上市城商行净利润超过70亿元,为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其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72亿元、74.17亿元;有3家上市城商行净利润低于10亿元,为西安银行、厦门银行、兰州银行,其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2亿元、6.45亿元、5.59亿元。
资产规模增速“逆势”上升,两家上市城商行规模超4万亿
从资产规模看,截至2025年3月末,A股上市城商行资产规模总体较上年末增长6.53%,较上年同期的4.65%上升1.88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3月末,有8家A股上市城商行资产规模突破一万亿元。其中,北京银行、江苏银行资产规模超过四万亿元,分别为44694.22亿元、44596.21亿元;宁波银行、上海银行资产规模超过三万亿元,分别为33960.35亿元、32707.65亿元。
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不良率低于1%
从资产质量看,截至2025年3月末,有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低于1%。其中,成都银行不良贷款率0.66%,宁波银行、杭州银行不良贷款率均为0.76%,苏州银行、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均为0.83%,江苏银行、厦门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86%。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近日表示,将继续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重点围绕三方面发力,支持推动扩大入境消费。
一是打造国际化消费环境。指导各地优化涉外支付服务,提升离境退税政策效能,打造一批国际消费集聚区和入境消费友好商圈,完善公共场所多语种标识及导览设施等,打通外国人在华消费堵点、痛点。
二是增加品质化消费供给。办好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活动,积极推进首发经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型消费,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支持老字号创新发展,增加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
三是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办好“购在中国”系列活动,促进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指导各地举办更多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演出演艺活动,积极培育房车露营、邮轮游艇、赛车赛事等新消费场景,让外国朋友在中国能够享受到更多元、更精彩、更时尚的消费体验。
2024年,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口岸入境外国人数比上一年增长约1倍,离境退税商店数量占全国近七成,消费品进口占全国比重超过一半。(记者 谢希瑶)
江苏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