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随着杭州中小学的期中考试落下帷幕,紧随而来的便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家长会——孩子成绩名列前茅的,家长们争着去开家长会,接受其他家长们艳羡的目光;孩子成绩不够理想,家长们多少都有一点抗拒和逃避的心理。
最近,杭州张女士和先生就为“谁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爆发了一场辩论赛。因为身体不舒服,孩子这次期中考发挥失常,跌到了班级后段,这让从小到大都在家长会中“出尽风头”的张女士夫妻有点郁闷,谁都不想去学校面对这个现实。
孩子期中考发挥失常 爸妈都不想去开家长会
张女士的女儿读初二,从小成绩就不错,无论是期中、期末考试还是各种课堂小测,常常能拿回让张女士夫妻满意的成绩,所以夫妻俩从来没为家长会烦恼过,按张女士的话说,“我们两个谁有空谁去,有时候大家都有空,还要竞争下参加家长会的名额。”毕竟任课老师的夸奖名单上总能有女儿的名字,有时候甚至能作为家长代表,上讲台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
张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对孩子这次的成绩是有心理准备的。考前一天,孩子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几乎一夜没睡。本来张女士和先生商量后,打算向老师请假,但要强的女儿坚持去参加考试,而且再三叮嘱爸妈,不要把自己身体不舒服的情况告诉老师,怕被老师赶回家休息。张女士纠结后还是打算尊重孩子的意愿。“一方面,我觉得以后说不定也会遇到考试前身体不舒服的情况,通过这次,让孩子锻炼下意志力;另一方面,既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决定,我赞成并尊重。”
“我们一家三口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以鼓励为主,让她不要因为一次失误就否定自己。同时,我们也要吸取教训,深刻明白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才有可能做好其他的事情。”家庭会议的氛围是非常积极向上的,减轻了女儿的心理压力。
孩子爸爸认为,自己日常辅导孩子比较多,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比较多,这次孩子成绩大幅下降,“实在没面子去见各位任课老师”。张女士觉得,既然一直是爸爸在辅导学习,就应该爸爸去参加家长会,能够收获更多。唇枪舌剑半小时,说得口干舌燥,依然都没能说服对方,“我们决定听从命运的安排,石头剪刀布,三局两胜。”结果,张女士输了,挑起了参加家长会的重担。
为了这次家长会,张女士特地提早半小时到女儿的教室,一一和班主任、任课老师说明孩子的身体情况,同时表达了孩子的信心和决心。整场家长会,张女士几乎没有抬头,一直低着头听老师讲话,然后及时地把重点信息发给孩子爸爸。
一天傲娇一天焦虑 二胎妈妈冰火两重天
比张女士心情更复杂的是二胎全职妈妈金女士。
金女士家的两个姑娘在学习上存在着一定差距,大女儿在一所公办初中读初一,成绩时好时坏,不太稳定;小女儿在一所公办小学读五年级,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在学校各方面都表现很出色。
“去开哪个孩子的家长会”成为了一项重要议题。拉扯几次后,孩子爸索性以出差为名,将两场家长会的重任都交给了金女士。
周三晚上,金女士精心打扮了一番,“盛装出席”了小女儿的家长会。正如预想的那样,家长会上,无论是哪位任课老师,都会在发言中提及小女儿,大到班干部表现、作业完成度、上课发言积极程度,小到吃饭光盘、做操认真,小女儿的名字都被频频提及。一场不算漫长的家长会结束后,熟悉的家长们纷纷围到金女士身边,向她取经。
周四晚上,金女士则一改前一天的“高调”,“我戴了一顶鸭舌帽,踩点到班级,听老师讲了这次考试的情况,意料之中,大宝又出现在老师的‘退步较多,需要重视’的名单中。家长会结束后,我硬着头皮去找老师,了解孩子的上课情况,分析成绩退步的原因。”金女士说,“班主任特别告诉我,大宝非常尊重老师,很有礼貌,班级的活动、运动会、文艺演出,她都是积极分子,很有集体荣誉感。我回来之后,也向大宝反馈了老师们的评价和建议。”
“二胎家庭应该都能体会到这一点,两个孩子的性格、思考方式和行为表现都很不一样。如果小宝表现很好,我们表扬几句,大宝可能会敏感自卑,而小宝容易骄傲自满,再加上一个正处于青春期,一个即将进入青春期。”金女士告诉记者,“我会分别和两个孩子进行交流,对她们采取不一样的策略。对大宝以鼓励为主,对小宝指出进步的地方。我和孩子爸会经常在饭桌上分享两个孩子的优点,让她们互相学习,姐妹俩一直保持不错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