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意选牌
2.设置起手牌型
3.全局看
4.防检测防封号
5.可选择起手如(拼三张):金花,顺金,顺子,三同,对子 顺子牛,同花牛,牛九,牛八(麻酱)起手暗 杠, 控制下张牌,快速自摸,防杠防点炮
6.麻酱,金化,跑得快,红黑大战,捕鱼,十三张,龙虎等等更多玩法均可安装使用
7.苹果,安卓系统通用, 支持首款苹果安卓免越狱(全系列)辅助
报道灾难事件和恶性案件的尺度和边界究竟在哪?到目前为止,我们似乎没法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近期,香港女性蔡天凤被杀一案占据了许多媒体的报道版面。一些媒体在报道中事无巨细地更新案件现有的进度,披露犯案现场的细节,让关注点再次变了味。
与其说他们在关心这个悲剧和受害者本身,不如说他们把受害者又再一次地当作了可以炒作的对象。
媒体对于蔡天凤的报道,并不是近几年来媒体报道失范的唯一案例。
2016年,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被侦破,当时的许多信息平台都对犯罪现场进行了详细描述,详细至被切割的部位,以及一些除了满足感官刺激外毫无信息量的涉性描述;台州杀妻案中,一些媒体将作案的细节和手法详细描述进了报道里。
每次媒体对恶性案件进行不恰当的报道后,社会上就会涌现出一次批判的热潮。人人都知道这样并不道德、缺乏对人的基本尊重,但是在热潮过去之后,到下一次恶性事件发生时,依旧还会有媒体以同样的形式继续二次伤害着受害者及其家属,继续吃着人血馒头。
这似乎是个无法切断的循环。因此,在批判这些媒体毫无底线的写作方式时,将目光投向历史,或许会对这种写作形式为何存在、又如何重新发展起来有更深的理解。
从什么时候开始,标题党成了新闻的标配
要了解这类耸人听闻的标题党缘何而来,要先从17世纪开始说起。当时新闻业和出版业正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不少迎合大众读者的低俗内容开始出现,其中就有黄色新闻。
这里说的黄色新闻,指的并非后来人们理解的、狭义上的情色新闻,而是 泛指一切大量应用触目惊心的新闻图片和吸睛标题的暴力、犯罪、灾害、花边新闻的新闻形式。
要问“黄色新闻”何时正式粉墨登场,得追溯到19世纪末。
1895年,美国报业大亨赫斯特收购了《纽约新闻报》,开始和另一位大亨普利策的《世界报》展开竞争。
赫斯特重金将《世界报》星期日版的全班人马挖至《纽约新闻报》,包括原来在《世界报》上更新著名漫画专栏“黄孩子”的画家理查德·奥特考特。结果,双方关于漫画专栏“黄孩子”被挖角一事产生了纠纷。
这场争夺“黄孩子”的战争,在整个纽约引起轰动。两家媒体借由人们对此事的关注,大肆策划刺激性报道,争夺受众。
这场报业的争夺战,直接影响了之后的新闻发展,现代报业承袭了黄色新闻的部分理念。
“黄色新闻”重视猎奇,喜欢刊登刺激性、消遣性的新闻内容,倚赖耸人听闻的要素来吸引读者。 只要足够耸人听闻,一些并不重要甚至涉及当事人隐私、并不应该披露的信息,都会被用作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