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颗心”与君共勉
暮春四月,芳菲未歇,此刻的校园恰如一幅渐次舒展的画卷——教室里翻动的书页与晨光共舞,梧桐叶间流淌的墨香与春风同醉。作为语文教研组长,代表语文组能在这孕育希望的季节与诸位共话成长,既是机缘,亦是诗章。
首先,请允许我以师者之心,为所有在本次考试中突破自我的同学献上最诚挚的礼赞。那些深夜亮起的台灯,那些被红笔勾画得密密麻麻的错题本,那些在教室里反复诵读的晨昏,都是你们写给青春最美的注脚。今天站上领奖台的,不仅是分数的优胜者,更是与惰性博弈的勇者,与时光赛跑的智者。
作为深耕语文教学十余载的教师,我始终相信:语文是生命的修行,更是思维的淬炼。在此,愿以"三颗心"与同学们共勉:
一、以诗心观照世界,让学习成为生命的延展
犹记去年带领同学们品读《赤壁赋》时,我们在晚自习默写到"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时,有位同学突然感慨:"原来千年前的月光,今天依然照在我的作文本上。"这瞬间的顿悟,正是语文学习最美的馈赠。那些真正走得远的学子,往往在试卷之外另有一片星空:他们会因《项脊轩志》中"庭有枇杷树"的细节驻足凝思,会在吟诵"出师未捷身先死"时轻抚史册泛黄的页脚,能将"剑阁峥嵘而崔嵬"的险峻化作跋涉人生险途的勇气,会将"花径不曾缘客扫"的欣喜酿成待友的淳厚深情,更把"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期待活成细嗅人间烟火的从容。语文从来不是冰冷的分数,而是让我们在"已识乾坤大"时,犹怜"草木青"的温柔力量。
二、以匠心雕琢细节,让习惯铸就卓越的基石
语文组老师坚持对学生早读的默写和习作进行面批面改,正是期待你们在反复打磨中,让知识从纸面走入血脉。正如王羲之写尽八缸水方得《兰亭》神韵,正如曹雪芹"披阅十载"墨染青衫留下满纸烟霞《红楼梦》。脚踏实地,让习惯铸就卓越的基石,把每个晨读的吐纳变成沉淀,让每次练笔的墨痕成为年轮。
三、以恒心穿越迷雾,让坚持化作破茧的力量
本次考试语文学科实现了新的突破和飞跃,这得益于全组的目标一致,齐心协力;这得益于组内每一名教师的课上用心教学和课下用心辅导;这更得益于同学们对语文学科的喜欢和刻苦努力。本次考试语文学科最高分的李一阳同学,也曾因写作时素材不足和文言文翻译失分而着急。但她坚持每天、每周进行作文素材积累;背诵课内古诗词和翻译。三个月后,那些曾陌生的文字竟成了她笔下流转的星河。这让我想起苏轼在密州狩猎时写下的"会挽雕弓如满月",真正的强者,从不在顺境中沾沾自喜,而是敢于在逆境中拉满生命的弓弦。
同学们,高二的春天是个充满张力的季节:你们既要仰望头顶的星空——那是高考倒计时牌上跳动的数字;更要深耕脚下的土地——那是此刻笔尖与试卷摩擦的温度。请记住:所有惊艳的成绩,都源自笨拙的坚持;所有耀眼的突破,都始于沉默的积淀。
最后,请允许我化用张孝祥的词句与诸位共勉:"学海阔,青冥浩荡不见底;文山巍,霓为衣兮风为马。愿君持长剑纵凌云,他日相逢春深处,笑看长安遍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