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大数学家华罗庚的最高学历居然是初中,这你敢信?更传奇的是,他27岁居然成了西南联大教授,一个晚上就轻松破译了日军密码,一支笔一张纸就计算出了苏联洲际导弹的发射位置。
华罗庚1910年出生于江苏金坛,自幼家境贫寒。小学时他的数学成绩并不好,勉强及格。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几位好老师,初中时数学开始崭露头角。初中毕业后,家里实在供不起他读书,华罗庚只好辍学,帮忙料理杂货铺。老师给他寄了高中和大学数学教材,华罗庚一边干活,一边自学。
20岁时,华罗庚发表了一篇论文,质疑当时著名的数学家苏家驹,引起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注意,于是邀请他到清华工作。到了清华,华罗庚如饥似渴学习。期间又发表了几篇论文。在23岁时,被破格提拔为助教。
华罗庚有多努力呢?以勤奋著称的钱伟长回忆道,当年他从文学院转到物理系,非常刻苦。每天早上天没亮,清华园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五点钟赶到科技馆背书,没想到有一个人比他还早。当钱伟长赶到科技馆时,华罗庚已经背完了。后来成为各自领域泰斗的两位年轻学子,互相鼓励,相互学习,成为美谈。
26岁时,华罗庚前往剑桥大学进修。留英期间,他发表了20多篇论文,赢得了国际声誉。数学界评论说,华罗庚的每一篇论文,都足以获得一个博士学位。
七七事变爆发后,华罗庚毅然中断了学业,决定回国,与同胞共赴国难,因此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在西南联大,怎么给他定职称,却犯了难。因为华罗庚没有博士学位。理学院院长吴有训拿出华罗庚在英国发表的论文,没有一个人能看懂。后来在杨武之教授(即杨振宁父亲)的力主下,越过讲师与副教授,破格提拔华罗庚为正教授,全体委员一致同意。从清华大学图书馆馆员,到西南联大教授,华罗庚只用了七年时间。这一年,他才27岁。
当时,很多内地的工厂搬迁昆明。日军对这个后方重镇进行了多次轰炸,有一次炮弹落在华罗庚的防空洞边,厚厚的废墟将他掩埋。幸亏学生们及时把他刨出来,才幸免于难。
国民党兵工署署长俞大维有一个难题:当时军统截获了很多日军电文,但是电文经过特殊加密,密码专家无法破译,外国专家也束手无策。于是俞大维找到华罗庚,原本让他试试,以为需要几个月。结果华罗庚一个晚上就破译出来了。俞大维感叹,华罗庚真是个天才数学家。后来,日军对重庆、昆明的许多轰炸任务,每次都提前被我国获知。华罗庚让我们减少了很多损失。
1960年代,苏联准备试射洲际导弹,为了炫耀,同时也为了避免意外,苏联向全世界发出公告,将在太平洋划出一块区域,警告所有过往船只绕道而行。公告给出了该区域的地图,是一个不规则四方形。
华罗庚根据详尽的经纬度,开始用多种数学方程式进行验算,最终准确计算出了苏联洲际导弹基地的位置,就在乌拉尔山区。
还顺便把这枚导弹的飞行速度、高度等许多重要参数,也一并计算了出来。
美国中情局无数特工,费尽心思都得不到的军事绝密,华罗庚仅凭一支笔和一张纸就轻松破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