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是高考试题中重要的客观性试题,侧重于“双基”的考查。从高考命题的趋势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概念、现象、过程和规律的认识、判断、分析、理解和应用,选择题中的计算有下降的趋势。
高考试卷中选择题共7道,分值占40%左右,故选择题的得分已成为很多考生整份试卷得分高低的关键。要想保证理想的得分,考生除保证较高的答题准确率外,还必须提高选择题的解题速度。这样一方面为信息文字容量更大的非选择题节省时间,另一方面为考生解答三科试题增强自信、保持稳定的心理。
有的考生在选择题上失分较多,考试时花在选择题上的时间也较多,原因之一是缺乏解选择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现通过对选择题的特点和功能的分析,类型的分析、以及对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讲解,以达到减少失误,提高速度和准确度的目的。
一、选择题的特点:
选择题是一种常见的客观题型。纵观近几年高考化学选择题,总体上考察知识点和题型设置趋于稳定,利于考生备考,考试的效度高、阅卷容易、评分误差小,利于选拔,在现代考试中被广泛应用。主要有以下特点:
⒈ 信息量大
考察知识容量大,由于不必详尽书写答案,提高了解题速度,为增大题量提供了可能。选择题考查目标的覆盖面大、知识点多、有利于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也可以对重点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具体讲,它可以考查考生对某个概念或多个化学概念的含义或化学规律的适用条件、运用范围的掌握程度,也可考查考生对化学规律和化学图像的较浅层次上的应用。
⒉ 针对性强
可以根据试题情境设置不同的选项,从而使选项涉及不同的知识点和情境,较好地鉴别考生的某些能力,还能根据考生平时学习中易犯的错误来设置选项,对考生进行有目的地干扰,使试题的考查目标比较明确,从而甑别出真正能力较强的考生。
⒊ 有猜测性
众所周知,解选择题时,在分析和寻求答案的过程中,猜测和试探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猜测和试探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考生猜测答案时,要凭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决断能力进行选择,对于知识和经验不足,能力较差的考生,其猜错的机会较大;反之,知识和经验较多、能力较强的学生,其猜错率则较低。
⒋ 题型特点
以组合题的形式出现,题目往往围绕一个主题,由多个小题组成,各小题有一定的独立性,往往分别考查不同的知识点,其内容涉及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和简单计算等知识,综合性较强;其中少量基础题,增加考生得分的基数;保留某些常见题,调控总难度;题目中往往给出图像、图表、数据等,增加了试题的难度。
二、选择题的功能
在高考试卷中,选择题的占分比例较大,在全国高考理综试卷中选择题占总分的40%左右,所以选择题得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考生的成绩。
⒈ 选择题能在较大的知识范围内,实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
⒉ 选择题能比较准确地测试考生对概念、规律、性质、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⒊ 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要求一般不会太高。
⒋ 选择题还具有客观性强,检测的信息度高等优点。
三、选择题的主要类型
有关选择题的归类有很多方法,如按试题内容及考查形式分为15个类型;按照考查知识点分为生活与化学、化学计算、离子方程式书写,等等;从试卷中选择题的答案是否唯一可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但这些分类方法概括性不强,学生掌握难度较大。
按选择题的题干和答案设置形式,选择题可产生三种分类:单一命题型、多元命题型和综合命题型。按照能力要求的高低可分为:识记水平,理解水平,运用水平。
1. 单一命题型
这类选择题,题干和设问仅仅围绕某一知识点进行设置,设问对比不明显,综合程度较小,该类试题要求学生对某一知识点要熟练掌握,灵活应用,此类题型往往采用直选法, 必须认真阅读题干,直接从题干分析,没必要过多考虑答案之间的对比与区别。
2. 多元命题型
这类选择题,类似于判断正误题,题干叙述简单,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答案之间联系性不强,选项设置往往是某模块相关知识,如实验操作,判断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和计算,离子共存问题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等等。此类题型可以采用逐一排除法,有些模糊答案或者难度大的选项可先行放弃,等看完全题后,往往不必考虑模糊答案就已经找到正确选项。
3. 综合命题型
这类选择题,题干信息较多,选项之间往往有一定的关联,试题综合程度较大,是高考选择题的主要题型。此类试题要采用综合分析法,要快速阅读题干,不必逐字阅读,审视选项弄清解题方向,然后分析题干信息和答案的联系。对于有矛盾的选项,要先行分析,因为有矛盾的选项往往必居其一;对于相似的选项要共同分析,注意联系和对比。
⑴ 识记水平
这是选择题中低水平的能力考查题型,主要用于考查考生的再认能力、判断是非能力和比较能力。考生只要熟悉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基础知识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
⑵ 理解水平
这是选择题中中等水平的能力考查题型,主要用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等,主要题型有:
① 内涵型
此题型的题干内容多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或现象,选项则是对题干的理解,它要求考生理解基础知识,把握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② 发散型
此题型要求选项对题干的内容作多侧面、多角度的理解或说明,主要用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推理能力。
③ 因果型
此题型要求考生回答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题干是“果”,选项内容是“因”,或者题干是“因”,选项内容是“果”。它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推理能力。
⑶ 运用水平
这是选择题中高水平的能力考查,主要用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主要题型有:
① 图线型
此题型的题干内容为化学图像,对该图像的语言描述,要求考生利用相关知识对图像中的图线进行分析和推理。其中,弄清横、纵坐标的物理意义、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以及图像中的点、线、斜率、截距和交点等的物理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② 信息型
此题型的题干内容来自于现实生活,或工业生产中的有关材料,或者是与高科技、现代化学前沿理论相关的内容,要求考生分析、思考并正确回答信息中所包含的知识,或运用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推理。解答该题型的关键是,先建立与材料的中心词或关键语句对应的模型,然后再运用与之对应的规律来求解。
③ 计算型
此题型其实是小型计算题,它将正确的和错误的计算结果混在一起作为选项。其中,错误结果的产生一般都是对规律的错误运用,对化学过程的错误分析,或由于运算中的疏漏所造成的,此类题型利用正确的规律通过规范解题过程和正确的数字运算即可找出答案。
四、解选择题要注意“三审”
⒈ 审题干
⑴ 要明确题干中的限制条件,从而确定要选择的具体范围、层次、角度和侧面。
⑵ 要找出关键的词句――题眼。
⑶ 也要明确选择的方向,即题干的要求是正向还是逆向。
正向选择一般用“什么是”、“包括什么”、“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这表明”等词表示;逆向选择一般用“错误的是”、“不正确的是”、“不是”等表示。
⒉ 审选项
对所有备选选项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将有科学性错误、表述错误或计算结果错误的选项排除。
⒊ 审题干和选项的关系
常见的不定项选择题中题干和选项的关系有以下几种情形:
⑴ 选项本身不正确,但与题干没关系,这种情况下该选项不选。
⑵ 选项本身正确,且与题干有关系,但选项与题干之间是并列关系,或选项包含题干,或题干与选项的因果关系颠倒,这种情况下该选项不选。
⑶ 选项并不是教材的原文,但意思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相同或相近,或是题干所含的深层次表达和解析,或是对某一正确选项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这种情况下的选项可选。
⑷ 单个选项只是教材中知识点的一部分,并不完整,但几个选项组在一起即表达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点,这种情况下的选项一般可选。
五、解选择题的技巧
对高考化学选择题做题时间和正确率的把握,是考生取得理想得分的关键。不管应用何种解题技巧和方法,都只能是帮助我们更加快速、准确地答题,任何方法都离不开牢固的基础知识;离开牢固的基础知识,再好的方法都将失去其作用。因此,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⒈ 解题方法
⑴ 排除法:根据已掌握的化学概念、原理、规律,排除不合理的选项。注意不要漏选,已排除的选项不要重复考虑。
如果无法直接确定正确答案,可以尝试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从而提高猜对的概率。
⑵ 筛选法:比较备选答案,逐步排除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两重以上的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目宜用此法。
⑶ 直选法:对于考查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题目,直接利用已有知识选择答案。
⑷ 推理法:从已知条件出发,运用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答案。
⒉ 得分技巧:
(1) 读题要求:坚持三读:
① 泛读,明确有几个条件及求解的问题。
② 细读,圈出关键字、关键词,把握数量关系。
③ 精读,深入思考,挖掘隐含信息,尤其是图像、图表中的信息。
(2) 做题要求:
① 看准题目要求,不要答非所问。
② 卷面整洁规范,不要潦草从事。
③ 遇难而过,不要强攻拦路虎。
(3) 心理要求:
“我易人易不大意,人难我难不畏难” ——向细心要分数。
六、注意点
解题方法并不仅局限于以上方法,还有个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经验方法。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各种解题方法的后盾,解题时应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入手,在分析题目条件上找方法,一时未能找到巧解方法,先从最根本方法求解,按步就班,再从中找到速算方法。
在众多的方法中,无论使用哪一种,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⒈ 审题要细:在化学考试中,有很多相似的词语,一不小心就会做错。例如:“过量”和“少量”,“化合物”和“单质或混合物”等。
⒉ 注意题目的要求:选择题有时会要求选出“正确的选项是”或“错误的选项是或不正确的”。对结果的表达往往有特定的要求。例如:写“分子式”、“电子式”、“结构简式”、“名称”、“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数学表达式”、“现象”、“目的”。务必仔细阅读题目要求,以免因误解题意而失分。
⒊ 要抓住题目中的明确提示:例如差值,守恒关系,反应规律,选项的数字特点,结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并结合通式,化学方程式,定义式,关系式等,确定应选的方法。
⒋ 掌握速解、巧解方法:高考化学试题中设置了一些可以通过速解、巧解来完成的题目。例如,在涉及化学计量的题目中,可以利用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来快速判断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在解题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多种解题方法结合一起同时运用,以达到最正确效果。
⒌ 将相关量的关系搞清楚:尤其是差量,守恒,关系式等不要弄错,也不能凭空捏造,以免适得其反,弄巧反拙。
⒍ 罗列特例,速排选项:高考化学选择题往往考查一般规律中的特殊情况,这就要求考生了解特例,关于一些概念的判别、出题式判别正误类标题,假如从正面不能直接作出判别,可以罗列反例、特例,敏捷判别选项正误。
⒎ 妙用假定,以不变应万变:在回应相关四大平衡(等效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挪动问题时,有时候会展现多因素(如环境温度、浓度值或气体压强)的影响,对于这类问题,可以采用假定法,先假定别的因素不会改变,判别第一个因素更改对结论产生的影响,随后再判别第二个因素更改对结论产生的影响,从而得到标准答案。
⒏ 守恒法思想:包括元素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
⒐ 注意常见陷阱:例如,在阿佛加德罗常数题中,需要注意水、稀有气体、SO3、NO2等物质的状态和分子组成。同时,要注意区分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和质子数的概念。
⒑ 合理分配时间: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是多样化的,最合理的方法可以把时间尽可能的压缩到最短,为解决后面的大题腾出更多时间。
⒒ 检查答案:选择题答案选出后,要及时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在考试结束前,应该留出几分钟时间来检查是否有遗漏或错误的填涂。
综上所述,想要在高考化学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要想解题过程迅速准确,必须针对题目的特点,选取最有效的解题方法,甚至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以到达减少运算量,增强运算准确率的效果。从而取得更多的主动权,才能在考试中获取更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