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意选牌
2.设置起手牌型
3.全局看
4.防检测防封号
5.可选择起手如(拼三张):金花,顺金,顺子,三同,对子 顺子牛,同花牛,牛九,牛八(麻酱)起手暗 杠, 控制下张牌,快速自摸,防杠防点炮
6.麻酱,金化,跑得快,红黑大战,捕鱼,十三张,龙虎等等更多玩法均可安装使用
7.苹果,安卓系统通用, 支持首款苹果安卓免越狱(全系列)辅助
全方位展示上海和长三角“人工智能+教育”的新突破和新成果、“AI教育,局长说”、“上海教育影响力电子地图”将推出新图谱……
2025第二十二届上海教育博览会媒体沟通会现场? 顾超 摄
2025第二十二届上海教育博览会(简称“教博会”)将于5月16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本届教博会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办,以“‘育’见AI,智启未来”为主题,将继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5月16日-18日为线下展,而同期开展的线上展将持续至6月底。从5月9日起,观众可通过“上海教育博览会”小程序预约参观。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总编辑仲立新介绍,本届教博会有近一百三十家教育单位在现场集中展示,创历年新高,展区分为市级展区、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展区、AI+教育特色主题展区、高等教育展区、区域教育展区、职业教育展区以及人工智能教育共同体展区。
其中,市级展馆首次由长三角三省一市联合展示。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展区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时代,长三角地区的教育生态变革、技术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及跨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的新突破和新成果。
AI+教育特色主题展区重点展示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的“人工智能+教育”校园优质案例以及师生关于AI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创新案例,如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构建了科学与人文相融的现代课程体系。校长何莉介绍,该校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国家课程深度融合,创设“数智学谷”学习生态,以“创造性学习+创业式实践”为动能,依托“大社区+小部落”,培养学生AI时代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协作能力。
“当AI遇见教育,改变的不仅是技术手段,更是育人模式的深层变革。”何莉表示,“我们正以数字化产业重塑学习空间,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不断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高等教育展区聚焦高校运用人工智能重塑科研范式,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都会有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项目展示。区域教育展区则展示上海16区以人工智能为引领,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生态。职业教育展区展示以“新标准”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人工智能教育共同体展区展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工智能时代行业所需的拔尖创新人才。
“AI教育,局长说”是本届教博会的创新,从5月19日起,将以短视频的形式陆续走进上海16个区,感受人工智能进入校园后所带来的教育生态变革。
此外,本届教博会还接入了DeepSeek智能对话体验功能,通过这一定制版本,观众可在线上平台体验更多特色的导览服务。
今年,“上海教育影响力电子地图”将围绕89所“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推出新图谱,推出全新的“AI+教育特色”分类。
为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性,教博会现场还专设四条探索路线,现场集齐相应路线印章后,可前往换礼区兑换;同时推出品牌文创,观众可通过挑战现场设计的互动任务获得对应产品。
主办方 供图
提到通州,首先想到的是漕运。北京城历来有“水上漂来的城池”之说,通州功不可没,大家对这段历史也比较熟悉。但说到民国时期,通州对北京公共交通做出的贡献,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
民国初年,北京城里的新鲜事物:有轨电车“铛铛车”(“铛铛”二字老北京的发音是“DiangDiang”)。它所用的电力,就是由通州发电厂专门提供的。笔者收藏一本老相册中的一部分老照片,是相册主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在通州发电厂实习期间留下的影像。通过这些老照片,笔者了解到了更多细节。
1928年拍摄的通州发电厂外景,此时重修了蓄水池并且加固北运河大堤。
1928年通州发电厂室内的发电机组。当年军阀混战,战事就发生在发电厂工地周边,因此工期一再延误。
大棚村老照片,右上部位的大烟囱就是通州发电厂的标志。
发电厂是有轨电车的配套工程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北京建成永定门至马家堡的有轨电车线路。自此,清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在北京诞生。不过,这条线路没运行多久,在次年的义和团运动中,马家堡车站被毁。
到了民国初年,北京的交通仍以人力车和兽力车为主。而当时,北京城的人口迅猛增至130万人。面对急剧增加的人口,市内交通亟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