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考书目与资料推荐
632 综合化学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第五版),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年)。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第六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年)。
能源化学:《能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年)。
辅助资料: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考研核心题库、模拟题及历年真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825 物理化学(理)
教材:《物理化学》(第六版)(上、下册),天津物理化学教研室刘俊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年)。
真题与题库:2004-2023 年扬州大学 825 物理化学真题及答案详解、核心题库(含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
模拟题:五套仿真模拟题、强化模拟题及冲刺模拟题,覆盖常考题型。
二、复习阶段规划
基础阶段(3-6 月)
物理化学:通读教材,梳理概念(如热力学第二定律、表面张力),分类记忆公式并明确适用条件(如朗缪尔吸附公式、BET 理论)。同步完成课后习题,重点掌握计算题和推导题。
综合化学:无机化学重点学习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核心理论;分析化学掌握滴定法、吸光光度法等实验方法;能源化学关注能源分类、转化效率及可持续发展相关内容。
强化阶段(7-9 月)
真题训练:以近 10 年真题为核心,分析高频考点(如物理化学中的电化学、热力学计算题),总结题型规律(如选择题侧重概念辨析,计算题侧重公式应用)。
真题答案鸿知考研网有
专题突破:针对薄弱章节(如物理化学的胶体化学、综合化学的能源化学),结合核心题库和模拟题进行强化训练,整理错题集并定期复盘。
框架构建:绘制无机化学元素周期律、分析化学实验流程等思维导图,整合知识点。
冲刺阶段(10-12 月)
模拟考试: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完成模拟题,调整答题节奏(如物理化学计算题分配 60 分钟,综合化学简答题分配 40 分钟)。
重点回顾:重读教材高频考点(如物理化学的相图分析、综合化学的四大平衡),背诵能源化学中的关键术语(如 “碳中和”“可再生能源”)。
心态调整:通过正念冥想、运动(如慢跑)缓解压力,保持作息规律。
三、学科复习重点与方法
632 综合化学
无机化学:
核心理论:化学热力学(焓变、熵变计算)、原子结构、配位化合物。
元素部分:主族元素(如氧族、氮族)的性质及反应,过渡金属的氧化态变化。
分析化学:
定量分析:酸碱滴定、络合滴定的条件控制及误差计算。
仪器分析:紫外 - 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的原理及谱图解析。
能源化学:
重点内容:能源分类(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能源转化效率、氢能与燃料电池。
结合热点:关注碳中和政策、新能源材料(如太阳能电池)的应用。
825 物理化学(理)
热力学与动力学:
公式应用:克劳修斯 - 克拉佩龙方程、阿伦尼乌斯公式的计算及条件分析。
典型题型:理想气体状态变化、化学反应速率方程的推导。
电化学:
核心概念:原电池电动势、电极电势的计算及应用(如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向)。
实验关联:能斯特方程在 pH 测定、电解池中的应用。
界面与胶体化学:
表面现象:表面张力、润湿角的影响因素及 Young-Laplace 方程的应用。
胶体性质:溶胶的稳定性、聚沉值的计算。
四、真题使用与应试技巧
真题分析
高频考点:物理化学中热力学计算题(如焓变、熵变)、电化学电极反应式书写;综合化学中无机化学的元素反应方程式、分析化学的滴定曲线绘制。
题型规律:物理化学选择题侧重概念辨析(如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的区别”),综合化学简答题常考实验设计(如 “设计实验分离混合离子”)。
答题策略
物理化学:计算题需写出公式及关键步骤,避免因步骤缺失失分;论述题结合教材原文(如 “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自发过程”)。
综合化学:无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和反应条件;分析化学计算题需明确有效数字位数及误差范围。
时间分配:物理化学中计算题占比约 50%,建议优先完成;综合化学中能源化学部分分值较低(约 20%),可快速作答以节省时间。
五、跨专业考生备考建议
基础弥补
补充先修知识:通过网课(如中国大学 MOOC《无机化学》)学习化学平衡、物质结构等基础知识。
例题模板化:以真题为模板,模仿解题步骤(如物理化学中 “计算反应的 ΔG 并判断方向” 的标准流程)。
资源整合
教材选择:无机化学推荐《普通化学原理》(华彤文)作为入门教材;物理化学参考《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印永嘉)简化版。
进度管理
分阶段目标:基础阶段(3-6 月)完成教材通读及课后习题;强化阶段(7-9 月)集中突破真题;冲刺阶段(10-12 月)模拟考试并查漏补缺。
每日计划:每天安排 3-4 小时专业课学习,其中物理化学与综合化学时间分配为 2:1。
六、心态调整与注意事项
压力缓解
定期运动:每天进行 30 分钟有氧运动(如跑步、瑜伽),释放压力。
社交支持:加入考研群组,与考生交流复习心得,避免信息闭塞。
应试细节
答题规范:物理化学计算题需标注单位(如 “kJ・mol⁻¹”);综合化学方程式使用箭头(→)而非等号(=)。
工具准备:考试允许携带无存储功能的计算器,建议提前熟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