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你们认为维护国家安全,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呢?”“有时候随手拍照会泄露一些秘密。”“不随便截图给他人。”……伴随着海口市秀英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副庭长刘茜抛出的问题,学生们热烈参与讨论。
近日,海口市秀英区人民法院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主题系列活动,邀请了来自丰南中学、新海学校的40名师生代表走进秀英法院少年法庭。在刘茜和法官助理刘小钰、刑庭法官冯路等人带领下,学生们直击庭审现场,“沉浸式”体验法院工作,“零距离”学习法律知识。
寓教于乐
调动学生学法积极性
“同学们,有很多人都在关心着你们的成长。”活动伊始,在少年法庭法官助理刘小钰的引导下,学生们参观少年法庭,了解未成年人案件审理流程及司法延伸工作。
“法官、心理辅导师、法律援助律师、复学就业指导团队等等,都是在你们背后默默支持、关心你们的人,如果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有需要帮助的,也可以及时找我们。”刘小钰挑选了一些常见的案例,详细普法,并告诉他们如果碰到案例中的情况要及时与家长、老师等大人反映。
“法官姐姐,这些问题你们真的都能解决吗?你们真的会帮助我们吗?”在聊起相关话题时,一名学生向刘小钰提问道。
“当然可以!”刘小钰肯定地回答后,还举了相关例子,现场的学生们也深受感触,纷纷向刘小钰要了联系方式。
在与学生们建立了联系后,刘小钰将他们带到了仿真毒品模型展示柜前,结合真实案例,深入剖析毒品类型、社会危害和法律后果,以直观的视觉冲击与案例警示,让学生们深刻意识到“远离毒品”绝非空谈。
“毒品伤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人在吸食了毒品后,不光身体上会病痛交加,性情方面也会出现极大的变化,会变得极端,且吸食毒品后人的样貌也会改变,变得瘦弱丑陋。”刘小钰严肃地告诉学生们,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谨慎交友,提高对各类毒品诱惑的警惕性,坚决抵制涉毒违法犯罪行为,做学法、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问答互动
筑牢国家安全“防火墙”
普法现场,讨论声此起彼伏。刘茜还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入,列举生活中可能涉及国家安全的情况,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正确应对处理。
“当我们在生活中,碰到了可能涉及国家安全的情况时,该怎么去应对?”刘茜抛出问题。
“告诉老师。”“报警。”“我认为应该要及时地保留证据,然后报警,和警察叔叔说明事情经过。”……
“同学们回答得都很棒,这些做法都是正确的。”在学生们踊跃回答问题后,刘茜将早已准备好的小礼品发给了学生们,并对此展开了细致的讲解。
刘茜通过拆解“网络社交陷阱”“随手拍泄密隐患”等典型案例,系统阐释国家安全法内涵,重点剖析保密工作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针对青少年群体特点,刘茜还特别设置情景模拟环节,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们辨别朋友圈定位、网课截屏外传等行为存在的安全隐患。
“大家不要小瞧,自己随手拍的一张照片,可能就会泄漏国家秘密。”刘茜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在交流互动中,深化了学生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的理解。
“以后在社交平台分享动态要注意定位信息了,可不能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学生小吴轻声地对一旁的同学说。
以案为鉴
全程观摩刑事案件庭审
在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后,学生们整齐落座,旁听了一起涉嫌盗窃罪的刑事案件庭审。
随着法槌敲响,从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到法庭调查、辩论、自我陈述的全过程,学生们屏息凝神,全程观摩刑事案件庭审。
真实的法庭场景、严谨的审判程序,让学生们直观体会到法律的威严与公正,真正理解了法治精神在现实场景中的运用与实践,也深刻认识到违法犯罪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严重后果。
庭审结束后,冯路充分利用“庭后五分钟”,围绕案件展开讨论。
“如果被告人是未成年人,量刑会如何考量?”“如果我们碰到了这起案件中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冯路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相关条款,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与社会意义,同时提示同学们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在生活中遵纪守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好自己,不要触碰法律的红线。
庭审观摩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参观少年法庭和旁听庭审,他们深刻认识到违法犯罪行为将承担的法律责任。
“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庭审,今天亲眼见证庭审,知道了哪些法律的红线碰不得!”学生小薛感叹地说。
来源:法治时报
审校:曹飏
内容责任:陈宁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