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西城小升初志愿填报进入最后一天。
如果您还犹豫不决,北京四中的一个大动作,或许能提供一些填报思路。
近日,就在小升初志愿即将填报的节骨眼儿上,北京四中高调官宣:与三十九中、五十六中、一五六中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别以为这只是一纸协议,它背后藏着未来升学的关键密码,更是顶级高中对生源布局的优化调整。
建议所有西城家长好好领会四中这番操作的用意。因为它也是未来教育趋势的“剧透”,对幼升小、小升初家庭释放出重要的引导信号。
四中为什么要在这时候签协议?协议背后藏着哪些升学密码?这个动作又将如何改写择校逻辑?具体内容一起来看——
小升初择校逻辑变了!
集团直升成为升学重要赛道
小升初可不是只选初中这么简单!
随着中招政策调整,集团直升、全员校额到校、统招、特长生、1+3五大升学方式正在重塑升学格局,尤其是集团直升,已成为升学赛道的关键变量之一。
什么是集团直升?
简单来说,就是初三上学期通过集团内部测试,提前半年锁定高中名额,中考成绩仅作毕业凭证,不再影响升学。
网传今年西城五金刚直升总人数大概有350人,其中不少都是零模区排前500名的牛娃,而未来这些学生也会是清北的有力竞争者。
但是对于四中来说,集团直升带来了新的挑战,高中生源或许会受到一些影响——以前能通过统招网罗全区牛娃,但现在不少顶尖学生被其他金刚校提前“截胡”了。
所以,四中这次和三所集团校签署协议,其实也是向西城家长隔空传话:请考虑四中集团校,未来有机会直升本部高中。
据了解,目前集团直升大概的比例是8%,但这个比例遵循“上封顶下不保底”的规则。
举例来说。如果四中初中部有500名学生,那么集团直升最多录取8%,即40人,但前提是必须达到测试标准。同样,如果156中有200人,最高就是16人;39中有100人,最高就是8人。但如果测试不达标,就会本着宁缺毋滥的标准不予录取。
网传四中今年集团直升名额有80个,但实际只用了72个。
为什么宁愿空着名额也不降低直升标准?
因为顶尖高中要确保生源质量。
据说,今年其他几所名校的集团直升名额也没有用完。
但反过来想,如果今年有更多牛娃派位到各所名校教育集团的初中校,那么将来8%或者更高比例的直升名额,是不是就能用完?
阳光招生之下,派位成为绝大多数孩子的主要升学路径。这也意味着,未来集团校这个大的生源池,里面各所学校的生源会趋于优质均衡,也会涌现出更多的好苗子。
可以预见,顶尖高中一方面需要吸纳更多优质生源,才能让直升名额“物尽其用”。另一方面,生源竞争将从中考提前到小升初阶段。集团校能否在初中阶段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将直接影响高中直升班的“含金量”。
择校更要择集团
初高贯通成趋势
对家长而言,小升初已不是独立一环,而是升学链条中的前哨站。
北京四中这次签署协议,就是要打通 “优质校带成员校” 的全链条。
具体来说,将依托北京四中联合教研中心、教师发展中心、课程中心三大平台。推动教研同步、中青年骨干教师联合培养、优质课程开放共享,并通过课程创新项目,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构建和联合培养机制。
不得不说,四中这一招既是强化集团校的协作发展,也是在布局初高贯通培养的大棋局。
这种贯通不是直接直升,而是让孩子从初中就浸润在四中的教育理念里,将来无论是走直升还是中考,都能更好地适应集团的课程难度、教学进度等。
再来简单看下四中教育集团的成员校。
四中北海、广外、道元三个校区肯定是择校热门,其中道元今年还增加了80个全区派位名额,总共面向全区投放240个优质学位。
京华实验也是热门校。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加入四中集团后,有助于四中打通12年一体化培养。据了解,京华实验的两个初中班,今年将会到位于新街口的道元校区上课。
156中原本就是西城老牌优质校,现在有了集团加持,应该也会成为“香饽饽”。而且,156中的高考成绩也不错,初中校的头部学生进可攻退可守,既可以走直升或者通过校额到校进入顶尖高中,也可以考虑直升156高中部,提前半年接触高中知识。
39中和56中虽说以往不大受关注,但可能也会成为“潜力股”。毕竟,两所学校作为一般初中校,校额到校的比例要稍微高一些,而且校内竞争相对较小。即便冲不上四中直升,也有更大的机会搏一把校额到校。
综上,对于西城家长来说,建议在小升初确立先发优势。进入好的教育集团,给孩子的发展叠上一层增益buff。
再次强调,北京四中在小升初关键节点主动拥抱集团校,释放的信号特别明确——
未来的升学竞争,有可能会从单一学校的比拼,转为教育集团之间的较量。
作为家长,与其单纯锁定传统中考强校,不如根据孩子现阶段的水平,合理选择一个教育理念匹配、通勤距离合适,并且集团内分层布局合理的教育集团。
三条志愿填报策略值得关注
当前小升初的大趋势是,引导牛娃普娃更加均衡地流向各所初中校,同时逐步淡化中考中招,增加多元升学渠道,鼓励教育集团建立连续培养机制。
面对新政,西城家长可能需重新调整择校策略:
牛娃策略:先上桌,再挑肉
如果孩子确实是学习的料,那么小升初最好瞄准名校教育集团。
能派位进入本部当然最好,但别过度追求初中校名气,死磕各所集团校本部(比如第一、第二志愿都报五金刚,或者一志愿五金刚,二志愿区重点)。
建议把心仪的名校教育集团成员校当作备选。
确保进入名校集团人才蓄水池,这一点比啥都强!
普娃策略:认真考虑一般初中校的性价比
普娃最稳妥的出路恐怕就是校额到校。
一般初中校校额到校的名额相对较多。按照往年经验,前30%的孩子,比较有机会通过校额到校进入头部高中、区重点级别高中。
同时,普娃还可以考虑区重点级别集团校。进可以走直升,享受到集团内最优质的资源,退可以走校额到校,避开和全区考生拼分数。
学区策略:善用保底+冲高
全区派位大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冲高,但是到了学区派位阶段,西城11个学区,每个学区情况不同。
如果学区内有“兜底校”,那么学区派位的一志愿可以冲高,二志愿建议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属地校。
如果学区内有所谓的“坑校”,也许学区派位的一志愿,可以选择一所学区内性价比较高的属地校。
如果学区内所谓的“坑校”,正好在心仪的教育集团之内,去那里当个鸡头,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退一万步讲,如果小升初最后的结果不太满意,或者孩子将要面临一条之前从来没有想过的路,这时候该怎么办?
别慌!大胆往前走,踏出一条新路。
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文 | 京教君